一、傳授犯罪方法罪的概念內容有哪些?
傳授犯罪方法罪的概念就是用語言、文字、動作、圖象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向他人傳授實施犯罪的具體經驗和技能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條規定,傳授犯罪方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傳授犯罪方法罪是一個獨.立的罪名,有獨.立的法定刑。傳授犯罪方法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管理秩序。傳授犯罪方法罪行為人在主觀上故意把犯罪方法傳授給他人,至于被傳授人是否接受,是否按照所傳授的方法實施了犯罪,則聽任自然。
二、本罪與教唆犯罪的區別
教唆犯罪屬于共同犯罪的范疇,它與本罪有許多相似之處,并且在實施的犯罪中兩者還會發生交叉。因此,有必要正確區別這兩種犯罪。概括起來,兩者有下列區別:
1、客體要件不同,教唆犯罪并無特定的和統一的直接客體,具體的教唆行為侵犯的客體,就是所教唆之具體犯罪侵犯的客體。而本罪作為獨.立的犯罪,有其特定的和統一的客體,即社會治安管理秩序。
2、客觀要件不同。教唆行為的本質是制造犯意,為引起他人的犯意,教唆犯往往來取勸誘、挑撥、威脅等手段。而傳授犯罪方法行為的本質是將犯罪方法傳給他人,為達到這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言傳身教,從犯罪對象上來說,教唆犯的犯罪對象限于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而傳授犯罪方法的對象則無此種限制,無論向何人傳授犯罪方法都構成該罪。
3、主體要件不同。對教唆犯罪而言,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人只有教唆他人實施本法第17條第2款規定的各種罪,才有可能構成教唆犯罪的主體;傳授犯罪方法罪的主體只能是年滿十六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4、主觀要件不同。教唆犯罪的故意是有意識地引起他人的犯意,并與教唆的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而傳授犯罪方法罪的故意內容是有意識地向他人傳授犯罪方法,傳授者與被傳授者不一定具有共同犯罪故意。
5、在一罪與數罪問題上不同,教唆犯罪如果是向同一對象或不同對象教唆了不同的犯罪行為,教唆人就具備了不同罪的犯罪構成,如教唆了強奸、盜竊、搶劫等犯罪,應認定教唆人構成教唆強奸罪、教唆盜竊罪、教唆搶劫罪等數罪而予以并罰:而傳授犯罪方法罪則可以同時包括數種犯罪方法的傳授行為,傳授人盡管傳授了不同犯罪的方法,也只能認為一罪。
6、犯罪停頓狀態的不同。教唆犯罪的既遂和未遂隨被教唆者的犯罪行為而定,而傳授犯罪方法罪沒有既遂未遂之分,只要實施了犯罪方法的傳授,就是犯罪既遂。
7、量刑原則的不同。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而傳授犯罪方法罪有獨.立的法定刑。
綜合上面所說的,傳授他人犯罪的方法已經在教他人做出犯法的事情,這種行為不管是利用哪一種方式進行,只要達到了犯罪的目的必定就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對于此罪嚴重者可能還會被判無期的,所以,不合法的事情千萬不要做,不然就會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
傳授犯罪方法罪司法解釋的內容是什么?
什么是傳授犯罪方法罪
傳授犯罪方法罪與教唆犯罪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公證去哪里辦
2020-11-09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費入什么科目
2021-01-04域名轉讓以后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5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