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用地
對于農用地,《土地管理法》第14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30年。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
該法第15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土地承包經營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約定。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的,必須經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
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規定
《土地管理法》第9條規定:“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第43條規定:興辦鄉鎮企業、村民建住宅經批準可以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批準可以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1、宅基地
《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利用總體規劃,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44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的,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可以看出,只在本集體村民才可申請使用本集體土地建住宅;農民住宅可以出賣、出租,但現行法規對購買農民住宅的對象有限定(國辦發[1999]39號)此外《擔保法》第37條規定宅基地不得抵押。
2、鄉鎮企業建設用地
《土地管理法》第60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興辦企業或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共同舉辦企業的,應當持有有關批準文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批準權限,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44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以上條文規定了鄉村企業建議用地使用權的取得程序。鄉村企業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取得,須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同時明確集體經濟組織自己舉辦企業可以使用集體土地,同時也可以土地使用權聯營入股等方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舉辦企業。《土地管理法》63條明確:企業破產、兼并等情形,集體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移;《擔保法》第33條第3款:“鄉(鎮)村企業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以鄉(鎮)、村企業的廠房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同時抵押。”
3、鄉鎮、村公益建設用地
《土地管理法》第61條規定:“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向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批準權限,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44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該類土地使用權因屬公益性質,根據《擔保法》規定不得抵押。
集體土地特性
集體土地除了具有土地的基本屬性以外,還有下面的特性:
綜合性
集體土地也是由氣候、水文、土壤、地形、地質、生物及人類活動的結果所構成的綜合體。土地的各組成部分緊密結合,相互影響,協同進化,互為因果,人類不可能改變一種組成要素而使得其他要素保持不變。例如,砍伐森林,不僅會直接改變林木和植物的生長狀態,也會引起土壤、水分、動植物及氣候變化。
生產性
集體土地也具有一定的生產力,可以生產出人類需要的某種植物產品和動物產品。
競爭性
土地面積的有限性及位置的固定性,導致人們對集體土地的競爭行為。一方面要發展經濟,進行城市建設,要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就要占用土地資源,由于城市的土地資源緊張,城市在擴大的過程中就要占用集體土地;另一方面,要發展農業,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而集體土地面積在不斷減少,耕地被占用。這對集體土地而言,導致了競爭的行為。
增值性
對集體土地的每一次投入,都表示其價值的提高。土地增值的直接原因來自于有效投入,間接原因是由于社會需求、供求關系以及人的心里、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刺激。集體農用地的增值性,由于土地的可更新性,在農用地利用過程中就既有經濟投入(人、財、物等),也有自然投入(太陽能,化學能等)的影響,均對土地增值形成有效投入,還有政策因素的效用。
資產性
土地可以被人壟斷,形成資產,土地不僅有資源的屬性,而且具有資產的屬性。
流通性
由于集團土地是集團經濟組織的資產,像其他商品一樣可在市場上流通,即土地流轉,但在市場上流通的不是集體土地的實體本身,而是集體土地權利。
由于土地位置固定性、不可移動性,集體土地流轉重要的不是土地本身的流轉,而是占有和利用他的各種土地權利的流轉。故集體土地流轉必須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作支撐,使集體土地流轉各方的合法權益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
其中有對農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分別的規定。集體建設用地也作了詳細的規定。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傷殘鑒定必備手續是什么
2021-01-28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公證處公證流程
2020-11-08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協議拆遷是否有法律依據
2020-12-17農村宅基地征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01拆遷不給安置房怎么辦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