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企業改制或者企業陷入經營困難,需要裁員的,要事先通知到職工本人,很多時候,勞動關系還在存續期內。這樣企業解除勞動關系,要給職工一定補償。我國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對此進行了明確規定。那么,企業解除勞動關系補償金標準是多少?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一起學習了解下。
一、企業解除勞動關系補償金標準是多少?
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時,就涉及到如何計算經濟補償的問題。計算經濟補償的普遍模式是: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應得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及有關國家規定對工作年限及經濟補償標準作了明確的規定。
計算經濟補償時,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關于一個月工資是勞動者本人月工資、本企業的職工月平均工資還是當地月平均工資,在勞動合同法制定過程中進行了討論和研究,最后規定月工資是指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程序是怎樣的?
1、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將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通知對方。在裁員時,這種通知的形式為正式公布裁員方案。
2、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當由合同當事人雙方就合同解除的日期和法律后果,依法簽訂書面協議。
3、用人單位在通知解除勞動合同時,應按先后順序:直接通知——郵寄通知——公告通知進行通知。只有當前一種無法通知時方可用下一種通知方式進行。
4、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解除勞動關系后還需要做什么?
1、辦理社會保險手續。凡是應當由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在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負責全部繳足。勞動者應持有的各類社會保險手冊或繳費憑證應交由個人持有。勞動者要求轉移社會保險關系的,用人單位應當為其辦理。
2、失業登記: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告知其按照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權利,并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7日內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備案。同時還應將勞動者本人檔案轉移至地方勞動部門或勞動力交流市場。
3、如屬裁減人員,還應提供自裁員之日起6個月內優先錄用的就業保障。
綜上所述,經過雙方協商,企業和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企業要承擔賠償責任。企業解除勞動關系補償金按照職工的實際工齡計算,每增加一年多支付一個月工資,最多可以支付十個月工資。當然,企業解除勞動關系有時候是存在違規行為的,這樣賠償金要按照雙倍執行。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企業改制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如何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承諾屬于合同嗎
2021-02-23偷拍照片視頻會涉及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16土地確權和戶口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02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河南省林地承包的程序
2021-01-30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