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的自然人主體有哪些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對八種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注意: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盜竊、詐騙、搶奪他人財物,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殺人的,應當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2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省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車至處罰。
(3)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對自已行為的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行為人的頭腦是否清晰。辨認能力是指行為人認識特定行為的性質、結果與意義的能力;控制能力是指行為人支配自己實施或者不實施特定行為的能力。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首先判斷行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斷是否因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二、過失殺人要負責任嗎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已經(jīng)構成犯罪的行為。
《刑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根據(jù)刑法過失犯罪的量刑標準如下:
1、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處罰上,因為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明顯要小,因此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要輕。
過失行為雖然已經(jīng)造成了基本結果(成立基本的過失犯),但在能夠有效防止加重結果發(fā)生的情況下(既有履行義務的能力,又有回避結果的可能性),行為人具有防止加重結果發(fā)生的義務卻故意不防止的,對加重結果成立故意犯罪。
過失犯罪中有危險犯嗎?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qū)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才能做到合法轉租
2021-01-22空地出租協(xié)議怎么寫
2021-01-27土地確權證上只能寫一個名字嗎
2020-12-02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兩高聯(lián)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央行新規(guī),發(fā)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1-04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商用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1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公告公示嗎
2021-02-01拆遷房辦理房產(chǎn)證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4租房遇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