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的自然人主體有哪些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對八種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注意: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盜竊、詐騙、搶奪他人財物,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當場使用暴力,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殺人的,應當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2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已滿75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省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車至處罰。
(3)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對自已行為的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行為人的頭腦是否清晰。辨認能力是指行為人認識特定行為的性質、結果與意義的能力;控制能力是指行為人支配自己實施或者不實施特定行為的能力。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首先判斷行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斷是否因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二、過失殺人要負責任嗎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
《刑法》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過失犯罪的量刑標準如下:
1、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處罰上,因為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明顯要小,因此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要輕。
過失行為雖然已經造成了基本結果(成立基本的過失犯),但在能夠有效防止加重結果發生的情況下(既有履行義務的能力,又有回避結果的可能性),行為人具有防止加重結果發生的義務卻故意不防止的,對加重結果成立故意犯罪。
過失犯罪中有危險犯嗎?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學生做兼職引發勞資糾紛,勞動監察大隊不受理怎么辦
2021-03-02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產品一樣商標不一樣算侵權嗎
2021-01-02交通事故賠償有期限嗎
2021-03-23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是指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