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勞動關系認定書可否作為認定勞動關系的依據
有了勞動關系認定書是可以作為認定勞動關系的依據,在申請工傷認定時,就必須存在勞動關系。那么工傷認定書可以證明在發生事故時員工和單位是存在勞動關系的。但是不能證明現在員工和單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如果單位不能提供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那么可以認定為勞動關系存在。
在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用工關系大體上可以分為四類:1.受《公務員法》調整的機關單位與公務員之間的聘任關系;2.受人事方面法律、法規調整的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的人事關系(或稱為聘用合同關系);3.受《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調整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4.受《民法總則》《民法通則》《合同法》等普通民事法律調整的提供勞務者與接受勞務者之間的勞務關系(或稱為勞務合同關系)。
在這四類用工關系中,前兩類是最好認定的,只要根據受聘方是否為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的在編人員來判斷即可。而后兩類在實務中不易區分,也不好認定。
關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的問題,《勞動法》并沒有作出規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2005年5月25日發布的《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就事實勞動關系如何認定作出了規定,此后司法實務中遂將《通知》第一條規定的內容視為構成勞動關系的實質要件,并作為勞動關系的認定標準。由于2008年1月1日施行的《勞動合同法》仍然未就勞動關系的構成要件作出規定,故而該認定標準一直沿用至今。
《通知》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勞動關系認定書按照相關條例是可以作為認定勞動關系的依據的。這對于很多在申請工傷的員工來說,勞動關系的認定書可以證明他與用人單位的勞務聯系。只不過工傷認定書只能證明當時員工與用人單位的勞務關系,現在是否還是勞動關系就需要勞動關系認定書了。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是否適用臺灣
2021-01-14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