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終止合同代通知金需要繳納社保公積金嗎?
(一)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
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語,《勞動法》中沒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代通知金是香港和臺灣的說法,就是指用人單位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應該提前一個月通知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一個月通知的,以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替。
(二)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討論社會保險的歷史時就不能把社會保險從社會保障中抽出來。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對參加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時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的制度。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
社會保險主要是通過籌集社會保險基金,并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統籌調劑至勞動者遭遇勞動風險時給予必要的幫助,社會保險對勞動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勞動者符合享受社會保險的條件,即或者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或者已按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即可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內容。職工被辭退,也就是解除合同,社會保險繳納到辭退(解除合同當月為止),從解除合同的次月開始,自己繳費,按照規定給予經濟補償,每年工作年限發給一個月工資,沒有其他賠償。
二、代通知金的種類
(一)第一種北京市的“代通知金”是在《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中的第40條、第47條規定,是終止勞動合同代通知金。終止勞動合同代通知金是指在勞動合同終止前,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30天通知勞動者的,應該支付沒有提前通知的日期對應的工資的賠償,這是一種賠償責任。具體條文是《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第四十條 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前,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將終止或者續訂勞動合同意向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經協商辦理終止或者續訂勞動合同手續。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四十條規定,終止勞動合同未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的,以勞動者上月日平均工資為標準,每延遲1日支付勞動者1日工資的賠償金。這是對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30天通知而造成員工的工資損失賠償,其歸責原則是以過錯責任原則。
(二)第二種是在《勞動合同法》中的第40條規定的,是解除勞動合同代通知金。第二種全國“代通知金”是新《勞動合同法》中規定的解除勞動合同代通知金。這就是在外企經常流 行的遣散費中“N 1”中的“1”。
在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時,可以用多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不是30天工資)代替這個提前通知期,主要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在失業時重新尋找工作所需要的時間的利益。但是如果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不合法,則其法律后果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被撤消,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那么此時不存在是否支付代通知金的問題。但如果勞動者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此時的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應該雙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是否應該支付代通知金呢?這個問題我將另外撰文說明!其實以上兩種代替通知金在北京市自2003年開始就同時適用了,“解除勞動合同的代通知金“在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委員會《關于勞動爭議處理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 京仲委字[2002]12號第25條:“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第二十六條解除勞動合同,但未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勞動者對此不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如何處理?仲裁委員會應審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是否符合《勞動法》第二十六規定的條件,如符合,則對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予以支持。但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應認定為用人單位作出解除決定后的第三十日,并裁決該用人單位承擔未提前三十日通知而給勞動者造成工資收入損失的賠償責任。”終止勞動合同的代通知金在《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的第40條和第47條予以了規定。代通知金的工資標準是解除勞動合同時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在我國法律普及層面有待提高的情況下,目前有很多勞動者對關于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模式的意見而誤導,他們認為只要是被用人單位解雇,一個月的“代通知金”需要繳納社保公積金。只有大家都了解了代通知金的類別和詳情,可避免一些勞動糾紛。
單位給的代通知金要單獨扣稅嗎?
代通知金需要包括社保嗎?
代通知金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否加蓋加建
2021-03-20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調崗能降薪嗎
2021-02-20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夫妻一方個人所借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嗎,婚姻法最新解釋規定
2021-01-22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未經批準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會坐牢嗎
2020-12-17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土地承包合同需要公證嗎
2020-12-25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土地流轉補償方案的相關內容
2020-11-18招,拍,掛有什么優點
2021-03-022020年房屋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以及補償方式
2020-12-25非農戶口農村拆遷能分到賠償金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