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拆遷程序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一)征地拆遷工作實施主體不規(guī)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guī)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二)征用土地公告不規(guī)范
征用土地公告是征用土地的必經程序,征用土地公告分為兩種,一是征用土地公告,二是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
國土資源部發(fā)布的《征用土地公告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征用土地公告,該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
第五條規(guī)定:征用土地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一)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二)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三)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yè)人員安置途徑;(四)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
《征用土地公告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準的征用上地才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為單位,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第八條規(guī)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本集體經濟組織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種類、數量、需要安置的農業(yè)人口的數量;
2、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3、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4、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
5、農業(yè)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
6、其他有關征地補償、安置的具體措施。
這兩條規(guī)范的是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時間和內容。在現實的征地拆遷工作中,完全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要求進行公告的很少。有的小項目未進行公告,有的制作了公告未張貼,有的應公告兩次而只公告了一次,有的公告內容不完整,還有的在未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準文件時即發(fā)出征用土地公告。
因此,公告內容缺少批準機關、批準文號和批準時間。征地不依法進行公告,違反了法定程序,剝奪了被征地農民的知情權,并將產生嚴重的后果。
依據《征用土地公告辦法》第十四條的規(guī)定,未依法進行征用土地公告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xù)。未依法進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安置手續(xù)。
(三)不告知聽證權
《征用土地公告辦法》第九條規(guī)定: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第十條規(guī)定: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研究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對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進行修改。
依照上述規(guī)定,被征用土地的農民對征用土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有權要求聽證,并有時限要求。因此,征用土地的實施機關應當向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交待聽證權。可以在征用土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中告知聽證權,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告知聽證權。但在現實的征地拆遷工作中,幾乎都沒有告知聽證權,更談不上舉行聽證會,實質上剝奪了被征地農民要求舉行聽證的民主權利。
(四)調查工作不細致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在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后,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補償登記的項目逐項進行詳細的調查核實,填寫房屋設施、青苗等拆遷補償表。這項工作量大、專業(yè)性強、復雜、煩瑣,也很容易出差錯,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素質,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
但在現實征拆工作中,工作人員的政治業(yè)務素質達不到要求。調查核實工作差錯較多:一是遺漏項目,幾乎每一拆遷戶都有補遺的問題。有的遺漏的項目還不少。二是適用補償標準不準確,被征地的農民之間互相比較,如果標準算高了他不找你,如果算低了他就來找你。三是適用補償標準隨意性大、不公正,關系好的標準定得高一些。四是工作責任心不強,簡單粗暴,不向拆遷戶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導致拆遷戶產生抵觸情緒。
(五)補償、安置不到位
征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在現實征拆工作中,有的征地補償費不能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全額到位。有的拆遷項目,拆遷戶將房屋拆除后,在過渡房內居住一年以上,重建地還未出來。
(六)送達手續(xù)不到位
在辦理征地拆遷工作中,有一部分文書必須送達拆遷戶,如領取補償費通知書、限期騰地通知書、重建地抽簽定位通知書等,都必須送達到位,拆遷戶必須在送達回證上簽字。
在生活中我們遇到政府拆遷糾紛而需要幫助時,在律霸網上有很多律師,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律霸網在線咨詢專業(yè)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交社保辭職馬上走可以嗎
2020-12-07貨物運輸合同存在漏洞如何應對
2021-01-26鼻子整容失敗怎么鑒定傷殘
2020-11-07公司扣壓員工半年獎金是否合法
2020-12-07老人去世最晚多久銷戶
2021-01-03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各省市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房產中介費有哪些收費項目
2021-03-18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2020春運返鄉(xiāng)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fā)展的對策
2021-02-28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xù)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