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講,作為一種民事行為,法律意義上的同居,可分為婚內同居和非婚同居。
非婚同居比較復雜,按不同的標準可作不同的分類:以同居的男女雙方是否有配偶為標準可分為一方、雙方有配偶的同居和雙方無配偶的同居;以同居主體是否以夫妻名義為標準可分為以夫妻名義的同居和不以夫妻名義的同居。
一方或雙方有配偶的同居,不管是否以夫妻名義,均破壞了一夫一妻制的我國婚姻法律制度,既是婚姻法所禁止的行為,也是道德所不允許的行為,構成重婚的,還應追究刑事責任。
由上可見,對解除同居關系案件的處理,最核心的問題不在于同居關系本身該不該解除,而在于應當按照什么樣的原則來解決財產糾紛。一般來說,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按一般共同財產處理。同居期間的共同財產是指由雙方共同管理、使用、收益、處分,以及用于債務清償的財產,主要包括:
(1)工資、獎金;(2)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4)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除外);(5)其他應當歸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
雙方共同財產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必須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同居以前一方所得的財產,解除同居關系后一方所得的財產,以及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所得的財產,都不屬于共有財產。二是必須依法歸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并非當然歸雙方共同所有,法律規定歸一方所有的財產,或者雙方約定歸各自所有的財產,不屬于共同財產。
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非法同居關系自始無效,同居期間財產分割與離婚時是有不同的。根據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非法同居雙方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如雙方沒有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夫妻有互相扶養等義務和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等權利。
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對于有配偶的非法同居,人民法院應根據照顧無過錯第三方的原則判決。
順便提到的是有配偶與人同居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解除這一同居關系,人民法院當然應當受理,并依法解除同居關系;至于雙方均無配偶的同居關系,因這種關系不是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如果雙方在同居一段時間后,不能成立夫妻關系,一方又擔心對方糾纏,訴至法院僅僅要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但當事人如果就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提起訴訟的,屬于法律調整的民事法律關系,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平等地保護子女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夫妻財產系法定共有,離婚時自然分割,除非有反證;而同居財產是誰的就是誰的,除非有反證才能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勞動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2021-02-22在職股東可以成立別的公司嗎
2020-12-31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戒毒所不是直系親屬可以探視嗎
2021-03-17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