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男女雙方在同居期間的財產應該歸屬于誰?如果兩人不和分開,財產應該怎么分割?
1、非婚同居比較復雜,按不同的標準可作不同的分類:
以同居的男女雙方是否有配偶為標準可分為一方、雙方有配偶的同居和雙方無配偶的同居;以同居主體是否以夫妻名義為標準可分為以夫妻名義的同居和不以夫妻名義的同居。一方或雙方有配偶的同居,不管是否以夫妻名義,均破壞了一夫一妻制的我國婚姻法律制度,既是婚姻法所禁止的行為,也是道德所不允許的行為,構成重婚的,還應追究刑事責任。
2、同居期間的共同財產是指由雙方共同管理、使用、收益、處分,以及用于清償的財產,主要包括:
(1)工資、獎金;
(2)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遺囑或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除外);
(5)其他應當歸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雙方共同財產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必須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同居以前一方所得的財產,解除同居關系后一方所得的財產,以及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所得的財產,都不屬于共有財產。二是必須依法歸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并非當然歸雙方共同所有,法律規定歸一方所有的財產,或者雙方約定歸各自所有的財產,不屬于共同財產。
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關系自始無效,同居期間與時是有不同的。根據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非法同居雙方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如雙方沒有婚姻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夫妻有互相扶養等義務和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等權利。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對于有配偶的非法同居,人民法院應根據照顧無過錯第三方的原則判決。
3、有配偶與人同居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解除這一同居關系,人民法院當然應當受理,并依法解除同居關系;至于雙方均無配偶的同居關系,因這種關系不是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如果雙方在同居一段時間后,不能成立夫妻關系,一方又擔心對方糾纏,訴至法院僅僅要求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當事人如果就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和問題提起訴訟的,屬于法律調整的民事法律關系,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平等地保護子女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夫妻財產系法定共有,離婚時自然分割,除非有反證;而同居財產是誰的就是誰的,除非有反證才能分割。
本文介紹了在同居關系的不同情況下,如果雙方分開應該怎么分割財產。同居情況下的財產分割為避免糾紛,最好在同居前就對雙方的財產歸屬進行一個劃分或簽訂相關協議。具體案件建議向專業法律機構咨詢。律霸網可提供相關的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關于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有哪些規定?
2021-01-24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遭惡意匿名舉報報警可以嗎
2021-01-24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