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侵權責任法》中,不同的侵權事件的歸責原則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過錯歸責原則吧!
過錯責任原則
所謂過錯責任原則是指當事人的主觀過錯是構成侵權行為的必備要件的歸責原則。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過錯是行為人決定其行動的一種故意或過失的主觀心理狀態。過錯違反的是對他人的注意義務,表明了行為人主觀上的應受非難性或應受譴責性,是對行為人的行為的否定評價。過錯責任的意義表現在,根據過錯責任的要求,在一般侵權行為中,只要行為人盡到了應有的合理、謹慎的注意義務,即使發生了損害后果,也不能要求其承擔責任。其目的在于引導人們行為的合理性。在過錯責任下,對一般侵權責任行為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受害人有義務舉出相應證據表明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以保障其主張得到支持。加害人過錯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其賠償責任的范圍產生影響。
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第三人的過錯和受害人的過錯對責任承擔有重要影響。如果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即構成共同過錯,應由共同加害人按過錯大小分擔民事責任,且相互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則構成混合過錯,依法可以減輕加害人的民事責任。
過錯推定責任,是指一旦行為人的行為致人損害就推定其主觀上有過錯,除非其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否則應承擔民事責任。例如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受害人只需證明加害人實施了加害行為,造成了損害后果,加害行為與損害后果間存在因果關系,無需對加害人的主觀過錯情況進行證明,就可推定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加害人為了免除其責任,應由其自己證明主觀上無過錯。過錯推定責任不能任意運用,只有在法律進行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可適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如何融資
2020-12-25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起算點如何確定
2021-02-02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程序是什么
2021-01-17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3-13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