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指控應當屬于“情節較輕的初犯和偶犯,可以免予刑事處罰”的范疇。
從目前公開的生產、銷售假藥罪的不起訴決定書來看,酌定不起訴這種情況是占不起訴決定比例最大的,實務中很多行為人雖然實施的行為符合生產、銷售假藥罪的犯罪構成,但會因為犯罪的數額較小、認罪態度較好、未造成嚴重后果、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等一系列從輕情節,以犯罪情節輕微而最終決定不起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但對于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生產、銷售假藥罪在實務中存疑不起訴主要是因為案件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兩種情形導致的不起訴,當然存疑不起訴案件在發現新的證據,符合起訴條件時,是可以重新提起公訴的。
我國《刑法》關于制售假藥的犯罪,歷來以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以及國家藥品管理制度為犯罪客體。為此,“九七刑法”最初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為入罪條件;單純違反藥品管理制度的,通常只具有行政違法性質,國家并不以刑罰作為社會防衛、改善管理的手段。這種立法設計,以該罪實質上的社會危害性為出發點,無疑符合該罪的本質特征。但是,在實際的司法操作中卻因具體危險狀態難以認定,往往影響到了法律的實施效果。為了糾正這種局面、有效維護藥品安全,《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上述限制條件。(參見《刑法修正案(八)條文及配套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張軍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但是,該罪所體現的主要社會危害性并無根本性變化,在現代法治的進程中,刑罰的謙抑精神應當得到普遍的信守和發展。質言之,入罪的門檻可以適度調整、降低,但是不應在社會上產生大量的犯罪與刑罰,因為門檻的取消導致大量公民陷入刑罰的牢籠。在刑法制度的發展過程中,應當考慮法律及其政策的延續性,避免刑罰配置非正當的大幅波動。
我國對相關的主觀意識不是特別重,對相關病人的身體危害較小的犯罪嫌疑人進行相關的免于起訴的決定。我國對藥類的管理一周都較為嚴格,相關的個人和單位一旦觸碰這類法律我國都會予以進行相應的處罰,對這類人的相關罪行進行治理。
鄉鎮食品藥品安全制度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貫徹實施藥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規定的通知
最新藥品安全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情況可以單獨提出申請行政賠償
2021-02-12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2021-02-10土地轉包是否需要原承包者同意
2020-12-09只有買賣合同的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款屬于誰
2021-01-15拆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0-11-15舊房屋拆除費用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2拆遷產生問題時效是多久
2021-01-01房屋征收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屬于誰
2021-01-01開發商永久征地蓋房每畝多少錢
2021-02-08“住改非”房屋,拆遷的補償模式,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