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責任則專指因產品缺陷引起的賠償責任。
可見,產品質量責任與產品責任是兩個既相關又不相同的概念。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一、法律責任的形式不同
《產品質量法》規定了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等產品質量責任形式;《合同法》規定了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產品質量責任形式。
產品責任的形式主要為賠償損失。
二、賠償范圍不同
產品質量責任的賠償范圍限于因產品質量問題而造成產品本身的損失以及消費者因此而產生的運輸費、交通費等經濟損失。
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為因產品存在缺陷而造成的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失,不包括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失。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失應由消費者另行向責任人主張產品質量責任。
另外,精神損害賠償不屬于產品質量責任的賠償范圍,而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則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三、歸責原則不同
產品質量責任為違約責任,適用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即只要銷售者或者生產者提供的產品不符合法定或約定的質量要求,不論有無過錯,均應承擔法律責任。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不可抗力為違約責任的法定免責事由。
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因人而異,生產者承擔嚴格責任而銷售者承擔推定過錯責任(過錯責任的一種)。生產者承擔嚴格責任表現為: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無論是否有過錯,均應承擔賠償責任。但嚴格責任并非絕對責任,《產品質量法》規定,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銷售者承擔推定過錯責任表現為: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推定銷售者對此有過錯,并應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如果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可向生產者追償。
四、訴訟時效期間不同
《民法通則》規定,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依據該規定,因質量不合格而產生的產品質量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產品質量法》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依據該規定,產品責任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最高法院將出臺勞動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25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