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實施侵權行為的責任,第二部分是網絡用戶利用網絡實施侵權行為網站承擔連帶責任的兩種情況。
(一)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是一般侵權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與第三十六條第二款和第三款規定的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連帶責任不同。
(二)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連帶責任
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連帶責任,是指網絡用戶利用網絡實施侵權行為后,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法定情況下與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的網絡侵權責任形式,《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了兩種規則:
1.提示規則。《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對此,也有的將其叫做“通知與取下”規則。
提示規則的要點是:網絡服務提供者不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實施侵權行為,被侵權人知道自己在該網站上被侵權,有權向網絡服務提供者提示,通知其網站上的內容構成侵權,要求其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接到該提示之后,應當按照其提示,及時采取上述必要措施。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構成對網絡用戶實施的侵權行為的放任,具有間接故意,視為與侵權人構成共同侵權行為,因此,就損害的擴大部分,與侵權的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未經提示、或者經過提示之后即采取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就不承擔責任,即為“避風港”規則。
2.明知規則。《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明知規則,就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實施侵權行為,而未采取刪除、屏蔽或者斷開鏈接必要措施,任憑網絡用戶利用其提供的網絡平臺實施侵權行為,對被侵權人造成損害,對于該網絡用戶實施的侵權行為具有放任的間接故意,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孕期女職工保護法律規定
2021-01-02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辦酒廠需要達到什么條件
2020-11-23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
2021-03-10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是什么意思
2021-02-18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拆遷沒有協商有強制評估嗎
2021-03-11城中村改造基本流程
2021-01-07拆遷房屋違法時效是怎么算的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