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遭到泄露該向哪個部門舉報
個人信息遭泄漏后,公民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維權:
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遭遇信息泄漏的個人有權立即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刪除有關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個人還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消費者還可依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法律手段進一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買房時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律霸網的一項調查顯示,90%的網友曾遭遇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情況。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渠道很多,買房、買車,住院,購買保險,辦理會員卡、銀行卡,安裝電話、寬帶、有線電視、水表、煤氣等,每個環節都有出現信息泄露的可能。個人信息被登記后,商家不當泄露或非法交易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事件時有發生。由于提供個人信息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個人信息收集和買賣甚至發展成了一門產業。個人信息的泄露不僅會打擾人們生活的安寧,甚至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200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刑法修正案(七)》,首次規定了侵犯公民信息罪。侵犯公民信息罪包括兩個罪名:一是“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二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刑法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個人基礎信息在一定范圍內屬于個人秘密,是《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公民所應享有的基本權利,不容許非法獲取,不允許以公民個人信息進行非法營利,或私自利用公民個人信息進行交易。如果行為人明知不能公開、泄露或用作其他用途,卻仍出售或非法公開、泄露、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有可能構成犯罪,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事實上,即將于3月15日開始施行的新消法第二十九條明確提出,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
個人信息遭到泄露該向哪個部門舉報?個人信息遭到泄露之后該舉報的要能夠及時舉報,在舉報的時候你可以關注具體泄露的內容。對于個人信息遭到泄露具體的處理方法如果你并不是很清楚的話,可以在線詢問律霸網律師來了解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商投資企業增資流程有哪些
2021-01-12名下沒有財產可以做擔保嗎
2020-11-08不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怎么辦
2021-02-082019年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標準
2021-02-18車撞到人責任書沒下來,負不起醫藥費怎么辦
2021-01-10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告知義務
2020-11-21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