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公民精神利益的保護日益成為世界性的潮流。伴隨著我國民主、法制化進程的推進,我國政府、民眾對人權及相關權益認識也日益深化,2004年憲法修改案中對保護人權也已進行了明確規定。精神損害賠償正日益成為法學理論界和司法實務中的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精神損害又稱無形損害,是指行為人侵害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使公民產生各種精神痛苦。對于精神損害是否賠償,在理論上經歷了從否定到肯定的發展過程。國內外學者外對精神損害賠償有不同的理解。對精神損害賠償持肯定態度的理論根據是:精神損害是一種真實的損害,在現代經濟社會里,金錢是一種很高的價值判斷標準,被廣泛用來衡量和確定有形和無形財產的價值,在無法彌補受侵害的精神利益的情況下,金錢是是唯一可以采用的使受害人得到滿足的方法。并且精神損害賠償具有補償與懲罰雙重功能,在受害人傷亡的情況下,確認精神損害賠償實際上是對受害人進行補償,當精神損害不涉及人的生命或身體時,則具有懲罰性。對精神損害賠償持否定態度的理論根據是:精神損害是無形的和非金錢性的,損害賠償制度的目的在于消除損害,使權利恢復到損害前的狀況,而精神損害不能用金錢恢復或消除。精神損害無法計量,因而精神損害是無法補償的,不能用金錢賠償。如果進行賠償,會給法官以很大的自由裁量權,造成事實上的不公正,違背了民法中的公平原則。縱觀我國歷史,精神損害賠償制度首先出現于《大清民律草案》,隨后出現于《民國民律草案》,至正式通過的民國《民法》才完備。新中國成立以后,由于許多外國法律中明確承認人身傷亡的精神損害賠償,為公平處理涉外人身傷亡賠償關系,我國政府在有關涉外人身傷亡索賠之規范性文件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中或暗或明地對精神損害賠償予以承認。直到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作出了《關于確定民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稱《解釋》)才真正對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有了明確的規定。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問題,《解釋》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主體包括直接受害人和間接受害人。直接受害人毫無爭議的擁有提出精神損害賠償之訴的權利。對于間接受害人,法人或其它組織是否能提出精神損害的問題,由于死者近親屬身心的巨大痛苦及精神損害是顯而易見的,所以間接受害人是有權提起精神損害之訴的。對于法人和其它組織。法人并無思想和精神可言,其商業信譽受損,導致的只是銷售額下降和利潤的減少。對于法人這一損失只能依照民法上關于物質損害賠償的方法進行處理,故法人無權提出精神損害賠償。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客體,依照《解釋》的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限于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權。另外還包括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其人格利益。這次《解釋》將生命健康權,隱私權等以條文的形式確定下來,用條文將精神損害賠償的客體做出了擴大,符合民法上有損害就有賠償的基本精神。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問題,在我國司法實踐中,長期以來一直沒有一個確定統一的標準。因此,存在賠償數額差額懸殊的情況。這次的《解釋》也沒有規定具體的賠償幅度,只指出了一些考慮因素。給公民或法人造成精神損害后侵權人所應承但的民事責任,首先應是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非財產性責任,在適用以上方式不足以緩和或解除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時,才可考慮物質賠償。基于侵權責任的特點,精神損害賠償必須結合因果關系和過錯程度而成就。在能夠明確因果關系的前提下,可以依照雙方在侵權后果中所承擔的過錯責任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總而言之,賠償金額應本著適當原則。綜上所述,侵害生命健康權是一種應當受到懲罰的非法行為。人民法院通過審判活動,確認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其目的在于撫慰受害人,教育、懲罰侵權行為人,在社會上樹立起尊重他人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的法制意識和良好道德風尚。對于責任明確的人損案件,可以參照身體受到傷害的后果對精神損害后果進行補償,以達到撫慰和補償受害人、懲戒侵害人的效果,最終提高人民群眾法律意識和道德水平,促進社會法制化進步的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相鄰權有什么區別
2021-01-27行政案件律師收費標準
2021-01-09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土地轉包是否需要原承包者同意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土地出讓合同沒有時間合同有效嗎
2020-12-16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1-01-14土地出讓業務費的使用范圍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