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責任法律制度的作用,可從多個角度闡述。基本作用有兩個,一是保護被侵權人,二是減少侵權行為。
保護被侵權人是建立和完善侵權責任法律制度的主要目的。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婚姻自主權等人身權,享有所有權、使用權等物權,享有合同等債權,享有著作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等知識產權。公民享有的許多民事權利法人也享有。法律規定的公民、法人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怎么辦,就要通過侵權責任法律制度保護被侵權人。我國法院受理侵權案件2007年86.3萬件,2008年99.2萬件。侵權責任法律制度是民事權利制度的保障,是審理侵權案件、解決侵權糾紛的依據。需要指出,保護被侵權人不是抽象概念,不同時期保護被侵權人的含義既有階段性,又有延續性。隨著經濟、文化發展,對人的價值認識不斷深化,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對被侵權人的保護范圍
侵權責任法不斷擴大,保護水平不斷提高,保護方式日趨多樣。而且,保護被侵權人在許多情況下不是個人事情,如環境污染、產品責任、交通肇事、工傷事故等涉及人數較多的重大糾紛,也是社會問題。
減少侵權行為也是建立和完善侵權責任法律制度的基本目的。發生侵權行為后,侵權責任法律制度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通過損害賠償等方式,彌補被侵權人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原狀,如使受污染的環境得以治理,受損害的健康得以康復。減少侵權行為,首先表現在侵權責任法律制度要求一切人遵紀守法,尊重公民、法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謹慎行事,避免差錯,不得侵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其次表現在要求企業加強管理,提高科學技術水平。進入工業社會,侵權行為大量發生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如產品責任、環境污染、生產安全事故,等等。侵權責任法律制度通過損害賠償等方式,促使企業提高產品安全性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減少安全生產事故。減少侵權行為還表現在促使企業和個人權衡得失,不冒險進入可能給公民、法人帶來高度危險的行業。侵權責任法律制度要求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促使侵權人吸取教訓,其他人保持警惕,達到減少侵權行為目的。因此,侵權責任法律制度規定的責任要有一定威懾力。
保護被侵權人和減少侵權行為是侵權責任法律制度兩個基本作用。通過保護被侵權人和減少侵權行為,從民事制度上進一步保護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討薪找哪個部門最有效
2020-12-23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當事人能否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
2020-11-22強奸罪需要什么證據才能定罪
2021-01-26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不如實告知不賠 保險理賠可拒賠
2021-01-07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土地轉讓合同條款變更手續的辦件條件,依據和程序是什么
2020-12-11農村拆遷補償獲益人怎么認定
2020-11-30開放商有權利進行商業拆遷嗎
2021-01-14和平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16住改非拆遷如何計算經濟損失
2020-12-19對房屋拆遷評估報告存有異議怎么辦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