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知道被侵權認定
【案情】
2010年3月,劉某在他人修理店聊天,經不住范、堯挑逗說他力氣小,上前搬起一重物,卻不慎滑手砸在腳面上,致使腳粉碎性骨折。經當地醫院初步治療認定,其傷勢在三年之內有可能恢復。由于劉某認為是自作自受,并未向范、堯要求賠償。2012年4月,劉某被他人告知其可以請求賠償,向律師事務所咨詢后遂向范、堯要求賠償醫療費等損失16.8萬元,遭到拒絕。
【分歧】
劉某何時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請求賠償是否已過訴訟時效?存在三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已過訴訟時效,劉某的請求不受法律保護。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人身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從劉某受傷之日即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近三年之內劉某未向法院起訴,顯然已經超過訴訟時效。
第二種意見認為,雖已經超過訴訟時效,但有特殊情況。即劉某誤認為其傷勢在三年之內有可能恢復,此屬于認識上的錯誤,因此法院應考慮這一特殊情況適當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三種意見認為,劉某的請求未過訴訟時效。因為劉某受傷后,一直認為其受傷害系意外事件所致,與被告無關,直至其咨詢后才知道權利被侵害,因而訴訟時效起算時間為2012年4月,截至2012年10月起訴時顯然未過一年的訴訟時效。
【評析】
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訴訟時效的起算有兩種情況:一是從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二是從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知道,是指權利人切實地感受和認識到權利被侵害的事實。應當知道,是一種法律上的推定,即不管當事人實際上是否知道權利受到侵害,只要客觀上存在著知道的條件和可能,即推定其應當知道。由于受文化程度等諸多客觀條件的限制,社會個體認識能力是不同的,就社會的一般觀念來說,可能都知道受到他人侵害可以要求賠償,但未必知道自己所受傷害是因為他人過錯所致,如果不認為是別人傷害所致,受害人也就根本不可能要求他人賠償了。
就本案說,劉某雖受傷嚴重,但在咨詢之前他一直不知道是他人侵權所致,所以他不可能行使請求權,顯然他不符合知道的條件。至于他是否應當知道呢?由于他一直認為自己受傷與被告無關,是自作自受,也沒有人告訴他受傷害的具體原因,并不存在知道的條件和可能,所以也不應認為原告應當知道。因此,本案中事故發生的時間即2010年3月,并不是訴訟時效的起算點。第一種意見錯誤。
訴訟時效的延長是指權利人沒有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行使自己的權利,在行使權利時,訴訟時效已經屆滿,人民法院認為權利人有特殊情況的,可以將訴訟時效期間予以延長的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9條已規定:“權利人由于客觀上的障礙在法定訴訟時效期間不能行使請求權的,屬于《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特殊情況。”顯然,這里規定的客觀障礙是指當事人通過主觀努力所不能克服和解決的困難,包括當事人意志以外的情形以及自身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缺陷。由此可見,當事人認識上的錯誤并不屬于這種客觀障礙,本案中的劉某對醫院門診結論的錯誤理解并不屬于特殊情況,當然就不能以此為由延長訴訟時效期間。所以,第二種意見也是不正確的。
因此,筆-者認為,第三種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劉某受傷后,一直認為其受傷害系意外事件所致,與被告無關,直至其咨詢后才知道權利被侵害,因而訴訟時效起算時間為2012年4月,截至2012年10月起訴時顯然未過一年的訴訟時效。甲的請求應當給予保護。鑒于甲對自己遭受的傷害也有過錯,可以減輕加害人的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法律知識,應當知道,是一種法律上的推定,即不管當事人實際上是否知道權利受到侵害,只要客觀上存在著知道的條件和可能,即推定其應當知道。訴訟時效的起算有兩種情況:一是從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二是從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月經期應當調整休息幾天
2021-03-26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15年以上是無期徒刑嗎
2020-12-31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交通事故鑒定要準備什么材料,怎么選擇鑒定機構?
2021-01-15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土地轉包期內甲方死亡合同怎么辦,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25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維權
2021-01-19被拆遷人對評估報告不滿意怎么辦
2021-02-18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用計算標準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