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侵權責任表現有哪些方面
第一,因為征收權只能由國家來行使,因此,土地征收侵權責任可納入國家賠償責任的范疇。行為的不法性或過錯性是國家承擔責任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該責任屬過錯責任的范疇。其責任形式包括損害賠償但又不限于此。
第二,土地征收侵權責任的請求權主體既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也包括農民。這是由我國公有制的經濟性質和農民對其承包的土地依法享有承包經營權的特點決定的。
第三,國家不法行使征收權并造成農民和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權益受損。國家不法行使征收權是指行使的征收權不具備征收權的法定要件,其直接的表現是:超越公共利益范疇的征收、未經法定程序的征收和未給予合理補償的征收等。所謂造成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權益受損是指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所有權受到侵害。并且這種侵害是由國家不法行使征收權造成的,即征收權的不法行使與土地權益受損之間有因果關系。國家征收土地的程序
征地的程序主要分為用地批前和批后兩個階段,即征地批前報批程序和征地批后實施程序。
(一)批前階段
1、確定征地位置范圍相鄰,四至要明確
根據城市建設需求情況和擬建項目用地情況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區和城市規劃用地區來確定征地塊。
2、征地預公告: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將擬征地的用途、地塊位置以及相關規定要求以書面形式告知擬征地塊的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
發布遷墳遷社廟公告,告知聽證權利:被征地村組對擬征收地塊的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深入村組召開動員會,爭取群眾支持。對預公告后搶搭搶建搶栽的附著物和青苗一律不予補償。
執法檢查:土地部門會同住建部門,加強對擬征收范圍內的土地執法巡查,嚴禁搶建、搶搭、搶栽行為發生。組織調處部門對土地權屬等糾紛開展調處。
3、征收土地情況調查
實施征地單位對擬被征地塊所在的村、組進行實地調查,全面了解擬征收土地范圍內涉及村、組的農業人口、人均耕地、年產值等;對擬征收土地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
土地權屬以土地證書為依據;土地地類、面積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變更調查)和勘測定界成果為準,以確保擬征收土地權屬明晰,地類、面積準確。調查結果要與被證地農村集體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共同確認,并做好檔案材料存底工作。對拒不在調查表簽字蓋章確認的,實施征地單位要做好取證工作,將調查結果予以公證,作為實施征補償的依據。
4、涉及房屋拆遷的,要做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對需要拆遷安置的農業人口的臨時安置點,永久安置點,生產留用地進行規劃選址。如涉及辦理社會保障和使用林地手續的,征地部門要在完成征地調查情況后,按規定組織材料向城區社會保障部門和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有關手續:
(1)做好《社會保障方案》;
(2)辦理《使用林地審核意見書》。
涉及征收基本農田的,必須經國務院批準。
5、測算征地補償標準
計費科目名稱:土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竹木果樹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獎勵補助費、桿線、管網遷移費、測繪費、清表費、安置場地平整費(配套設施費用)、工作經費等。
6、擬定征地補償協議書,拆遷補償及安置協議書,審定后及時組織被征地單位和相關權利人商談簽訂事宜。
7、國土部門根據征地前期調查資料和測算征地補償標準,擬定“一書三方案”,并組織完善有關用地報批材料,逐級上報審批。
(二)批后階段就按照(兩公告一登記程序進行)
1、發布征收土地方案公告
征收土地方案依法批準后,除涉及國家保密規定等特殊情況外,由市人民政府將批準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地所在地的村、組進行公告。
2、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被征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以及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征地方案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其補償內容以實施征地單位的調查結果為準。逾期不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視為放棄;但有正當理由導致延期的除外。
3、發布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
實施征地單位對被征地的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以及地上附著物等作進一步核實后,根據經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組予以公告,聽取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4、聽證或征地補償安置爭議協調裁決
根據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以及其他權利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意見,及時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進行修改、補充,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組織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并將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及有關意見材料上報市人民政府批準。
5、組織征地,落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爭議不影響征收土地方案的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批準后,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及其他權利人應當服從,不得阻撓征地。實施征地單位應按照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落實被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及相應的安置工作,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監督補償、安置費用兌現。
6、交付土地
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及相應的安置工作到位后,按期清理青苗和地上附著物,驗收后交付土地。如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國家建設征用土地的,由市拆辦以市國土資源局名義下發通知書,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由實施征地單位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7、征地資料歸檔管理。
實施征地拆遷單位在交付土地之日起30日內,將有關征地資料進行歸檔完善,并移交市國土資源局檔案館進行管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土地征收侵權責任表現哪方面”問題進行的解答,土地征收侵權責任表現包括土地征收侵權責任可納入國家賠償責任的范疇、土地征收侵權責任的請求權主體包括村集體和村民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確認合同效力能調解嗎
2021-03-16履行不能的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25如何準確地認定行政處罰對象的資格
2020-12-09有孩子能否判定為事實婚姻
2020-11-12北京債權債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04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宅基地侵權糾紛答辯狀如何寫
2020-11-14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