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方案
這一法律規定從一定程度上明確了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責任,保障了環境污染受損人的環境權益。但是我國環境法中的這一規定并不能全面保障環境污染受損人的環境權益。原因在于法律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實施這一法律制度的外部條件不完善,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雖然確立了環境污染損害的賠償制度,但這一法律制度沒有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界定什么是環境污染損害、損害程度的判斷標準及認定、污染損害賠償的原則、程序、如何計量等。因此,在實踐中無論是雙方當事人協商、環保部門及相關部門處理,還是人民法院判決,都沒有相應的原則、程序、標準可循,使得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難以保證有效實施。
2.《環境保護法》規定只對環境污染造成的直接損失賠償,并不是對所有的環境污染損害都進行賠償,間接的或潛在的損失是否賠償,法律未做規定。然而環境污染損害除了表現為直接的人體健康或財物損害外,往往還會造成間接的、潛在的或長期的、不能即時表現出來的環境或人體健康損害。這種環境污染損害既難以估量,又無法準確預測或推算,并要在很多年以后才能顯現出來。現行環境法律制度規定只對直接損害賠償,而環境污染造成的間接的、潛在的、遠期的影響就得不到賠償。這不但損害了受損人的環境權益,又使環境污染者逃避了應負的環境責任。
3.《環境保護法》雖然規定了環境污染受損人可以就污染損害賠償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得到賠償。但是環境污染的損害對象有時是具體的個體,更多的時候損害對象是群體性的,即損害的是國家利益和公眾利益。對國家和公眾的環境權益損害,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的主體作為公眾或國家環境權益的代表,承擔國家或公眾環境權益損害賠償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權利和義務,現行的有關法律對此也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在實踐中當環境污染造成群體性的公眾環境權益損害或國家環境權益損害時,沒有一個人或單位能夠代表受損的公眾或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環境污染賠償訴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眾或國家環境權益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多年來的實踐已經表明,由于我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的不完善,與《環境保護法》配套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實施方面的法律法規缺失,加之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以致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的全面實施大打折扣。
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國環境污染損害(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物質損害等)賠償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建立涉及對公眾和國家環境權益損害賠償的訴訟制度,既是保障公眾和國家環境權益的要求,同時也是制裁環境違法行為的要求,應成為我們今后保護環境維護公眾權益的一項重要任務。
針對我國環境權益損害訴訟制度存在的問題,在建立環境權益損害訴訟制度和保障國家及公民的環境權益方面,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進一步提升國家和公民環境權利的法律地位。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對國家和公民的環境權益造成損害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對受損人依法進行賠償,并有責任采取措施消除繼續危害的因素。對雖沒有造成直接的人身和經濟損害,但客觀上破壞了生態環境,可以預見到對生態環境、經濟或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和長遠危害的,也應承擔賠償責任。
2.對現行的《環境保護法》進行修改補充,在法律中明確確立有關部門作為國家和公眾環境權益代表的身份和地位,依據有關法律的授權,對可能造成或已經造成國家和公眾群體環境權益損害的單位和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司法的手段制止或消除破壞環境的行為,要求賠償環境損失,維護公眾和國家的環境權益。
3.研究探討建立完善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的建立,首先應對環境污染損害的范圍、類型、判別標準、程序、賠償的原則、實施、監督等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將研究取得的共識和成果轉化成法律制度,制定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法律法規,為實行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維護國家和公眾群體的環境權益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
4.通過建立保障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得以有效實施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完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制度。主要明確公民個人、團體、國家環境權益受到損害時,向人民法院起訴的程序、內容等,使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制度的實施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必要時,可以建立一些中介服務機構為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執業以來,秉著“信譽為本”、“客戶至上”的執業精神,倡導“法理精神和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社會公平正義至上、當事人合法權益至上”的執業追求,在法學專業領域不斷學習,深入研究。憑借對國內經濟政策、社會動向的準確把握及現行法律的深刻領會,依托與各級司法部門、行政機關、行業協會、中外企業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以學者的嚴謹態度,專家的服務水準,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盡職盡責的法律服務!? 在1年多的律師執業過程中,我經辦了大量的各類法律事務:成功辦理民事經濟案件30余起,在諸多業務中,我尤擅長公司、企業法律事務的處理,民商、經濟案件的仲裁和訴訟案件的代理。因此,我憑借自己嫻熟公司法、合同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勞動法等相關法律的優勢,先后內蒙古多家企事業單位的專職法律顧問。在承辦案件、擔任法律顧問或提供其它法律服務的過程中,我努力運用法律、智慧、勇氣、謀略和技巧,竭誠為顧問單位、委托人服務,維護了顧問單位的合法權益。執業2年多來,我通過自己“熱心、細心、精心、耐心”的法律服務,贏得了顧問單位和廣大委托人的一致好評!?
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2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2020-12-14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崗前培訓可以約定競業限制嗎
2021-02-02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