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的職責,環境保護部設14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廳。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安全、保密、信訪、政務公開等工作。
(二)規劃財務司。
組織編制環境功能區劃、環境保護規劃;協調、審核環境保護專項規劃;承擔機關、直屬單位財務、國有資產管理、內部審計工作。
(三)政策法規司。
擬訂環境保護政策;承擔涉及環境保護的其他政策的制定工作;起草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承擔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機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等工作。
(四)行政體制與人事司。
承擔機關和派出機構、直屬單位的人事、機構編制工作;承擔環境保護系統領導干部雙重管理的有關工作;承擔環境保護行政體制改革的有關工作。
(五)科技標準司。
承擔環境保護科技工作;承擔國家環境標準、環境基準和技術規范的擬訂工作;參與指導和推動循環經濟與環保產業發展。
(六)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
擬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并組織實施;提出總量控制計劃;考核總量減排情況;承擔環境統計和污染源普查工作。
(七)環境影響評價司。
承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政策環境影響評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監督管理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資質和相關職業資格;對超過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生態破壞嚴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態恢復任務的地區,承擔暫停審批除污染減排和生態恢復項目外所有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工作。
(八)環境監測司。
組織開展環境監測;調查評估全國環境質量狀況并進行預測預警;承擔國家環境監測網和全國環境信息網的有關工作。
(九)污染防治司。
擬訂和組織實施水體、大氣、土壤、噪聲、光、惡臭、固體廢物、化學品、機動車的污染防治法規和規章;組織實施排污申報登記、跨省界河流斷面水質考核等環境管理制度;組織擬訂有關污染防治規劃并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
(十)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多樣性保護辦公室、國家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
組織編制生態保護規劃;提出新建的各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審批建議,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工作進行監督;組織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遺傳資源、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全國生態狀況評估;指導生態示范創建與生態農業建設;承擔國家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的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停車場車被扎破管理人有責任嗎
2020-12-29創業型企業貸款申請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6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家庭冷暴力的緩解方法有哪些
2020-11-13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