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破產法(試行)以專章對債權人會議作了規定,此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發出關于貫徹執行企業破產法(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對此又作過相關司法解釋;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九條至第四十六條對債權人會議的組成、召開、職責等問題作出了進一步規定。筆者在此僅就引入債權人會議這一特殊機構在破產實務中的現實意義作一理性分析。一、有利于法院中立公正的定位,是形式與實質相統一的需要在目前債權人會議召開不規范,債權人會議功能未得到真正發揮的現實情況下,真正對清算組實施監督的主體是人民法院。此外,法院對清算組還有指導作用。在債權人會議被忽視的前提下,法院與清算小組的行為、職責、利益極易混淆,現實中清算組的很多行為是法院指導或認可的結果,再由法院來監督,那么這種監督如何保持理性?且事實上,作為破產清算程序雖然具有不同于一般訴訟程序的特殊性,但人民法院的性質決定了其在該程序中仍應是處于中立裁判者的地位,而清算組作為破產財產的管理人,從一定意義上講說,它是繼受了破產企業的權利義務,具有一方當事人的象征,在另一方當事人缺失或虛位狀態下,往往導致法院的越位或債權人利益的受損。實踐中,似乎法院是清算組的上級,對清算組清算過程的一切作為、不作為都看作是法院的作為、不作為,審判人員也往往碰到實際操作中的困惑與尷尬。而引入債權人會議這一特殊機構,以債權人會議與清算組兩者之間在同一平面上存在的利益相對性,來構建具有雙方對抗意味的破產程序格局,正是法院從這種為難境地解脫出來的必需。因為在破產清算還債程序中,追求破產財產價值最大化,以盡可能地提高受償率,成為各債權人一致的共同利益;與此相對,追求破產財產價值最大化以盡可能地提高受償率成為清算組的義務,雙方基此形成權利義務指向上的相對性,在清算組的審計、評估、變現等一系列清算過程中,債權人會議有知情權、監督權、異議權,法院則重新歸位于中立裁決地位,成為利益平衡的法律衡量支點,從形式上有利于維持中立者的權威形象,從實質上有利于法院致力于追求公正與效率的終極內涵。二、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利益,增強清算組責任,是完善破產監督機制的需要基于債權人會議各成員在對外關系上具有利益一致性,企業宣告破產后,其破產財產用途實際已固定為向債權人償債。清算組接管破產企業后,即應清理破產企業財產,編制財產明細表和資產負債表,編制債權債務賬冊,管理、處分破產財產,對外清收債權,決定是否履行合同和在清算范圍內進行經營活動,確認別除權、抵消權、取回權,組織破產財產的評估、拍賣、變現等一系列工作。清算組作為破產財產的管理人,其一系列行為的最終結果還是歸于債權人承受的。破產財產的多少、破產企業權利的處分、變現價位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以后對各債權人的分配清償率,因而歸根究底,這一系列清算工作的主體為清算組,但其結果與債權人利益休戚相關,故而其對清算組的監督才是有能動性的有效監督。同時,因為這種清算工作的結果與清算組并非為實質上的利益聯系,故在破產實務中,清算組怠于行使權利或不合理放棄實體權利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而在破產程序中設置債權人會議,由清算組在債權人會議上通報債權人的生產經營、財產、財務情況,并作清算工作報告,提出財產處理方案等,使清算組的工作向債權人會議公開,在實體財產權利的處分上要符合求得價值最大化的宗旨;在清算費用上要符合支出最低化;在破產財產變現的方式上,要在綜合價值最大化與支出最低化的基礎上選擇符合債權人整體利益的合理方式。債權人會議對此可以進行詢問、查閱,并在諸多事項上有權提出異議,經申請而啟動法院裁決程序。如此,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強清算組的責任感,完善破產程序中的監督制約機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交通事故誤工費怎么算
2021-01-08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拆遷補償方案就是最終的補償了嗎不能再提高了嗎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