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企業作為債權人的執行案件怎樣處理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轉制力度不斷加強,企業破產案件越來越多,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下稱破產法)是1986年12月通過的,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破產案件的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破產還債程序又規定得很原則,造成審判實踐中出現的很多問題而破產法又沒有規定如何處理。其中以破產企業作為債權人在其他法院審結,尚未執行的案件,企業又申請破產,且法院不受理其破產申請,那么破產企業作為債僅人的訴訟執行案件如何處理,由受理的企業作為債權人的訴訟案件法院執行,還是移送受理破產案件法院催收,還是其他?審判實踐中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由受理破產企業作為債權人的訴訟案件的法院自行執行。
理由:該類案件的執行是訴訟案件的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下簡稱民訴法)第207條一款之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雖然債權人(破產企業)已經申請破產,而且人民法院已經立案受理,但訴訟案件是在破產前經過訴訟程序,而以人民法院判決、裁定或調解書形式確立了與債務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履行義務的內容,?按照《民訴法》第207條一款規定,應由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轄;其次破產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簡稱意見)中第13條、14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后,以破產企業為債權人的不管是經濟糾紛案件,還是其他案件,受訴法院不能在三個月內結案的,應當移送受理超產案件的人民法院。依照《意見》第45條、第46條的規定通知債務人向破產清算組清償債務,債務人不自覺履行或有異議的,法院裁定后,依法強制執行。這兩條款的言下之意:就是能夠在破產案件受理后三個月內審結的是可以不移送受理超產案件的人民法院,當然包括在三個月內審結后的執行案件。
第二種意見認為,此類案件應當在法院受理破產企業申請破產的案件時,通知受訴以破產企業作為債僅人訴訟案件法院移送受理破產案件,?法院依照《意見》45條、46條規定催收。
理由:首先《民訴法》第207條一款的規定的生效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裁決中的財產部分的執行由一審人民法院執行。這是執訴訟程序的規定,而破產審理程序是不同于訴訟程序的一種特別程序。?所以此類執行案件不屬于《民訴法》第207條一款規范的內容,不適用該條款。其次,《意見》第13條、14?條規定的是對三個月未審結的案件才移送受理破產案件的人民法院,但沒有規定已經審結,尚未執行的案件如何處理,并沒有規定未執行的以破產企業為債權人的執行案件不得移送,故受理訴訟案件法院將該類執行案件移送受理破產案件的人民法院按照《意見》第45、46條規定處理。再次,在訴訟案件中原破產企業作為訴訟當事人,而企業破產以后,該企業就不能再進行一切經營活動和訴訟活動,取而代之的是破產清算組。故如果由原受理訴訟案件的人民法院執行,原來的原告已經不復存在,仍按訴訟程序執行,從法理上是講不通的。只有移送受理破產案件的人民法院按照《意見》第45條、46條規定催收,以清算組的名義向法院申請追收破產企業債權。第四,破產還債程序是清理債務的專門手段,是一種既有綜合性又具有獨立性的程序制度,從破產程序的開始階段,它類似于訴訟程序,具備雙方當事人,從人民法院認定債務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是認定一種無爭議的客觀事實,它類似非論程序,從債權人通過申請破產還債程序是一種“全能程序”,是一種“霸道”的程序。凡是涉及到破產企業的一切權利、義務都收歸受理破產案件的法院統一處理。最后,破產案件首先是對破產財產、破產債務以及是否設定抵押權,是否享有取回權,抵銷權等情況的清算確定,而企業的破產債權屬于破產財產,如果受理訴訟案件的人民法院不移送以破產企業為債權人的執行案件,就可能導致受理破產案件的法院-對該債權核實清楚,究竟這筆債權能否實現,實現多少,在執行案件未執行前是無法確定的,可能導致破產清算久拖無法確定財產總額,如果不認這類債權,那么損害了破產企業的債權人的利益。最好的辦法就是移送受理破產案件的人民法院按照《意見》第45條、46條規定處理,這樣受理破產案件的法院可以根據破產案件審理實際情況安排對破產企業債權進行追收,不影響破產程序的進行。
第三種意見認為,原則上認同應移送受理破產案件的人民法院按照《意見》第45條、46條規定處理。但不是破產案件受理后就要求受理以破產企業為債權人的法院移送,而是“受理破產案件后,以破產企業為債權人的其他案件,審結尚未執行的,受訴法院能夠在三個月內執行終結的,無須移送受理破產案件的人民法院按照《意見》第45條、46條規定催收,而將執行的金額或其他標的物移交到破產企業清算組作為破產財產,如果受訴法院不能在破產案件受理后三個月內執行終結,那么應當將該訴訟執行案件作為已確定的破產債權移送受理破產案件,法院依照《意見》第45條、46條規定處理。
理由,首先正如第二種意見認為的一樣,破產還債程序是一種兼融訴訟程序、非訴訟程序、執行程序的一種特殊的程序制度,這一制度確立的目的主要是盡快、盡量公平、公理地將債務人(破產企業)的全部破產財產依法在全體債權人中按比例進行分配,應當說將其他法院審結的以破產企業為債權人的訴訟案件移送受理破產案件的法院依照《意見》第45條、46條追收破產企業的債權,正是體現這個目的;其次,我們來分析《意見》第13條、14條的立法本意是什么?為什么要規定“三個月”為界限,其他法院三個月能審結的破產企業為債權人的訴訟案件就不移送,三個月不能審結就移送。這時間不是隨便定的,這時間恰好是體現破產還債程序的特殊性。根據《意見》第9條規定,債權人能夠收到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通知的,應在收到通知后一個月內,未收到通知的債權人應當在自公告(公告是在受理破產案件10日內)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也就是說破產債權申報的法定期限,是確定,核實破產債權是否有效,是否設置有效抵押等等的準備階段,嚴格意見上講的破產清算還未真正開始,只有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才開始實質意義上的破產清算(核實債權、債務)這段時間不會影響破產案件的順利進行,所以《意見》第13條、14條才規定以“三個月”時間為界限,如果三個月受理以破產企業為債權人的訴訟案件能審結,那么不影響破產案件的正常審理過程,也就沒有必要要求受訴訴訟案件的法院移送,相反經過法院處理,還可以使受理破產案件的法院將這筆債權作為確定的無異議的債權人向債務人直接追收。第三,基于同樣的法律原理,如果受理訴訟案件的法院能夠在受理破產案件后三個月內執行終結,也就無須要求受理訴訟案件法院將審結的破產企業為債權人的訴訟案件執行移送受理破產案件的法院追收,而是直接將執行金額或其他標的物移交給破產清算組作為破產財產;當然如果超過受理破產案件的法院按照《意見》第45條、46條規定追收破產企業的債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破產企業作為債權人的執行案件怎樣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破產企業作為債權人的執行案件原則是應該按破產法若干意見的規定,進行相應的處理。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途中騎車摔倒算工傷嗎
2021-03-10房屋轉租中介費需要轉嗎
2021-02-20食品召回管理辦法解讀
2021-02-26送外賣的被打誤工費要怎么計算
2021-03-25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手續如何規定
2021-02-27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信用卡違約金按天算嗎
2021-01-03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