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免責制度
一、免責制度的意義
破產免責制度,是指在破產程序終結后,依照破產法的規定,對于債務人未能依破產程序清償的債務,在法定范圍內免除其繼續清償的責任。免責在自然人破產的救濟政策中處于核心地位,其原則是避免使債務人的未來收入陷入對過去的債務包袱之中[1],以鼓勵其在破產之后仍能積極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為社會和個人創造新的財富。
破產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使以債權人為主的利害關系人的權利得到公平的滿足。同時,破產程序本身還具有使債務人獲得經濟上更生、復蘇的目的。在法人破產的場合,原則上,破產終結的同時法人的人格也隨之消滅。因此,沒有必要考慮破產程序終結后法人的更生問題。但是,自然人破產與此不同,破產程序終結后,如果讓債務人背負沉重的債務包袱,其再次陷入經濟困境的可能性極大。如果想以破產程序為契機給予破產人更生復蘇的機會,就有必要采取一定手段減輕程序終結后債務人的債務負擔。正是基于此種考慮,破產法上的免責制度便應運而生。
早在1705年英國破產法規定免責制度之時,由于實現債權人的債權是破產程序進行的核心目的,免責僅僅是對那些誠實地交出全部財產以幫助債權人實現這一目標的債務人給予的一種獎賞。可以說,當時的免責并不具有獨立的存在價值,免責制度只是保護債權人利益的一項附屬措施。隨著對債務人救濟的理念在破產立法理論中的產生并最終形成,免責制度作為給債務人提供更生機會的獨立性價值得到了立法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對債務人的免責開始被視為破產程序的一個重要目標。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破產倒閉現象屢見不鮮。人們漸漸認識到,債務人破產固然應對其欠債負責,但債權人亦應就其債權承擔相應的風險,唯有如此,始為公平。在破產財產分配完畢后,依法免除破產人一定范圍內的未清償債務,正是這一公平理念的體現。在實務中,債務人主動申請法院宣告破產的最大動機也莫過于此。從各國破產立法的發展趨勢看,原先采用免責主義的英美法系國家正在逐漸放寬對破產人實施免責的范圍和適用條件,一些原來對破產人持不免責主義態度的大陸法系國家的破產法,如日本和德國,也在其立法中相繼轉而采用免責主義。
二、各國有關免責的立法例
免責主義在各國破產立法中的表現并不相同。總體說來,英美法系國家多采用當然免責主義,即隨著破產程序的終結,破產人自動獲得免責而無須向法院提出許可的申請。我國臺灣地區破產法也采當然免責主義。相反,大陸法系國家大多采取許可免責主義,即破產程序的終結并不意味著債務人的免責,而是應由債務人提出申請,由法院審查決定是否對債務人免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履行合同賠償要求怎么寫
2021-02-17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負面清單中禁止領域嗎
2021-01-07眾籌投資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4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法律對失信人員子女有何限制
2021-03-01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