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補償標準是員工被辭退之前的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但不滿一年位于勞動者訂立勞動的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
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本人工資,按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平均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各種補貼和津貼、加班工資、獎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按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倍計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我國法律一般稱作“經濟補償”,法國《勞動法典》稱為“辭退補償金”,俄羅斯《勞動法典》則稱為“解職金”。
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賠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第4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在勞動者沒有過錯、沒有造成單位損失、不存在經濟性裁員等的情況下,用人單位無故辭退勞動者的,用人單位就應當支付勞動者相應的經濟賠償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勞動者主動離職的,一般需要在離職前的三十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才能辭職。
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要扣稅嗎?
勞動法經濟補償金是否要交稅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有房貸的房子能進行反擔保嗎
2021-01-15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確認拆遷紅線范圍后,哪些行為是被禁止的
2020-11-22商住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15商業用地拆遷補償有多少
2020-11-23企業遇拆遷,需要評估哪些項
2020-11-10新農村建設,能得到多少房屋拆遷補貼款呢
2021-01-02房屋拆遷門面是房屋的幾倍補償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