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贍養人與監護人區別是什么?
不一樣的,監護人的范圍大于贍養人的范圍,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關于法定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中有明確的規定: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5,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2,《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關于贍養人的定義: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二、贍養人
中國從古至今講究尊老愛幼,所以我國從法律和道德對人民做出要求必須贍養每一位老人,實在沒有贍養人的就由政府出面予以贍養,是指公民對應負有贍養義務的老年人在經濟上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并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關心、扶助和照料老年人的行為。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第11條規定:“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繼子女。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是指老年人的孫子女、外孫子女。
因為未成年人和老年人都是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群,所以也是無法憑借自身的能力來進行生活,所以國家也是規定了父母要承擔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同時也需要承擔對父母的贍養義務,如果出現了沒有履行監護或者贍養義務的情況后,也是可以向當地法院提出訴訟請求。
不贍養老人起訴書范文
不履行贍養義務是否喪失法定繼承權
2020年贍養老人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獨資企業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0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間
2020-12-31補償不合理,我可以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嗎
2020-12-13因修高鐵拆遷,安全距離應該是多少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