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不合理,我可以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嗎
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如果征收補償不合理的,被征收人是可以拒絕征收補償協議的,也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訴訟。
相關法律規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六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土地征收的規定
1、什么是土地征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一章第二條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并給予補償。征收土地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將集體所有的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并給被征地的農民集體和個人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征收土地是一種國家行為,是法律授予政府專有的權力,除了國家可以依法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征收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征收土地。
2、征收土地的審批權限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征收基本農田、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由國務院批準;征收上述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土地管理法將這項權力集中于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改變了土地征收權分散行使的現象。
3、土地征收的實施單位?
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征收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國家征收土地是以國家強制力來實現土地所有權的依法轉移,因此只有法定的政府機關才能行使這項權力,非法定的機關和單位是無權這樣做,比如企業、事業單位,都不是征收土地法定的組織實施者。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如果征收補償不合理的,被征收人是可以拒絕征收補償協議的,也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訴訟。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事故處理程序
2021-01-12行政機關可以處理不履行行政協議義務行為嗎
2021-02-13司法部發布《五不準》通知的內容
2021-02-21房租沒到期,不租了房東不允許轉租怎么辦
2020-11-19立約定金后未簽合同怎么賠
2021-02-15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