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民事侵權方面的案件主要是存在兩大類,第一大類,就是侵犯他人的人身權利。第二大類是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財產權利案件如果要進行民事賠償的話,那么是需要確定損失的。很多人想了解財產侵權法律依據在我國包括哪些?
一、財產侵權法律依據在我國包括哪些?
侵權責任法第二十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財產侵權賠償案由釋義
財產損害糾紛是指因為財產受到損害,權利人請求賠償損失的糾紛。
(一)財產損害的概念。財產損害,是指侵權行為侵害財產權,使財產權的客體遭到破壞,使其價值和使用價值貶損、減少或者完全喪失,或者破壞了財產權人對于財產權客體的支配關系,使財產權人的財產利益受到損失,從而導致權利人擁有的財產價值的減少和可得財產利益的喪失
二、財產侵權包括哪些?
財產損害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所謂直接損失,又稱積極的損害,它是指當事人已有的合法利益,因可歸責于加害人的原因事實發生,以致減少的利益。而間接損失又稱消極的損害,它是指被損害人本可獲得的預期利益,但由于可歸責于加害人的原因事實發生,以致喪失的利益。根據民法原理,在侵權損害賠償中,須賠償的財產損失不僅包括直接損失,而且包括間接損失。對于直接損失的計算,一般采用折價計算法,就是將被侵害的財產計算出實際減少的價值,按照實際減少的價值進行賠償。對于間接損失的計算,首先計算間接損失的價值,但是不能將財產損失本身計人間接損失之中,同時,不能在計算間接損失時,再計算受害人的停產損失或誤工工資。
財產侵權賠償范圍
1、財產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財產直接損失折款,還應包括現場搶救(險)、人身傷亡善后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
2、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
3、修復。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進行修復,恢復原狀。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即在功能上、形態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
4、折價賠償。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沒有修復的可能,需要折價賠償。折價時應計算出原物的價值,原物的新舊市場價以及殘存價值等因素進行折價賠償。
5、牲畜受傷但沒有失去使用價值的,應就地治療為主;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經有關部門評估鑒定,折價賠償。
6、實物賠償。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用種類、質量相同或相近的實物進行賠償。
財產損害賠償的原則
我國國家賠償中財產賠償是以金錢賠償為主,以恢復原狀﹑返還財產﹑賠禮道歉為輔的賠償方式,依照可能出現的賠償情形,
財產損害賠償的標準
關于財產損害賠償的標準,可以作出如下的分類:
1、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賠償。
對于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財產權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行為,屬于物之失去控制,與之相適應的最好賠償是返還財產。
2、查封、扣壓、凍結財產造成的賠償。
查封、扣壓、凍結財產的,應當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應當返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3、財產已經拍賣的賠償。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財產實行違法強制措施后,如果對財產已經進行了拍賣,原物已經不存在或已為他人所有,恢復原狀已不可能,便應給予金錢賠償。對已拍賣財產的賠償,國家賠償法規定是給付拍賣所得價款。
4、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損害賠償。
國家賠償法規定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造成損害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所謂“必要的經常性”的費用開支是指企業、商店、公民等停產停業期間用于維持其生存的基本開支,如水電費、房屋租金、職工基本工資等。其中職工基本工資是按國家統一規定的勞保工資的平均數來計算的。但不賠償法人或組織在正常情況下,在此期間必定能獲得的利益,也不賠償停產停業期間的一切開支,而只是賠償必要的經常性費用,并且是賠償損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5、財產權其他損害賠償。
國家賠償法規定,對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所謂“直接損失”,是指因遭受不法侵害而使現有財產的必然減少或消滅。其次,除直接損失外,可預期利益、間接損失都是相對人未實際取得的利益,不能排除意外情況的發生是無法實際取得的風險。
《侵權責任法》對于侵害他人財產權的有關規定
第十九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在這里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我們國家的財產侵權,法律依據主要存在于侵權責任法當中,比如說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財產的損失是需要按照當時的市場的價格來進行計算的。當然,也可以咨詢律師。
財產損害賠償訴訟時效是多久
沒收財產的執行規定有哪些內容?
過錯方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人數超過如何處罰
2021-02-24黨紀處分有追訴時效嗎
2021-03-13不服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怎么辦
2021-02-24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