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方侵權導致財產損失賠償方式有哪些?
在各種責任形式中,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這幾種責任的承擔,均不能以實際造成他人的財產或人身損害為前提,只要受害人的財產、人身或其他權利遭到侵害、面臨危險或受到妨礙,即可要求行為人承擔此幾項責任;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做、更換這幾種責任的承擔只以財產受到侵害為前提;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和賠禮道歉這幾種責任的承擔通常僅以人身權或知識產權受到侵害為前提。而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既可以以他人財產受到損害為前提,也可以以他人的人身受到損害為前提。
其他形式的責任,在實際承擔時較為簡單,易于操作。而損害賠償責任在實際承擔時卻較為復雜,通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要考慮到賠償的范圍、賠償數額的計算、侵權人和受害人的經濟狀況,在故意侵權中,還要考慮到懲罰性賠償。
二、財產侵權的構成要件有什么?
1、行為違法
所謂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或強制性規定。
2、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既包括對公共財產的損害,也包括對私人財產的損害,同時還包括對非財產性權利的損害。損害事實,是指一定的行為或事件導致的人身或財產的不當利益。這種不當利益是指一切受法律承認和保護的權利與利益所遭受的不良狀態和不良后果。
3、因果關系
侵權行為中的因果關系是指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客觀聯系,即特定的損害事實是否是行為人的行為必然引起的結果。只有當二者間存在因果關系時,行為人才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因果關系是復雜多變的,往往一個損害后果的出現是由多個原因引起的,既可能有主要原因與次要原因,也包括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不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引起損害事實的發生是由于不法行為的實施,如果損害事實并非不法行為的實施所致,則不構成侵權。
綜上所述,日常生活中,侵權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些是導致人身損害,而有的導致財產損失。針對財產損失的侵權,民法總則及侵權責任法也規定了解決辦法和責任承擔方式,受害人可以要求對方返還財產,造成損害能修復的修復,不行的話折價賠償。
網絡侵權的主體是什么?
網絡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