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虐童行為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1、虐待罪:虐待罪(刑法第260條),是指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捆綁、凍餓、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給治病或者強迫作過度勞動等方法,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情節惡劣的行為。
2、刑法第二百六十條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對于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
3、《刑法修正案(九)》規定,“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將原刑法中界定虐待罪的主體是家庭成員擴展為“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
3、綜上,對于兒童監護人或者兒童的家庭成員或者是對兒童負有看護職責的虐待兒童的將構成虐待罪,受到相應的刑事處罰。
二、虐待罪的客觀表現是什么?
1、要有對被害人肉體和精神進行摧殘、折磨、迫害的行為。這種行為,就方式而言,既包括積極的作為,如毆打、捆綁、禁閉、諷刺、謾罵、侮辱、限制自由、強迫超負荷勞動等,又包括消極的不作為,如有病不給治療、不給吃飽飯、不給穿暖衣等,但構成本罪,不可能是純粹的不作為。單純的不給飯吃、不給衣穿或有病不給治療,構成犯罪應是遺棄罪。就內容前言,既包括肉體的摧殘,如凍餓、禁閉、有病不給治療等,又包括精神上的迫害,如諷刺、謾罵、凌辱人格、限制自由等,不論其內容如何,也不論具方式怎樣,是交替穿插進行,還是單獨連續進行,都不影響本罪成立。
2、行為必須具有經常性、一貫性。這是構成本罪虐待行為的一個必要特征。偶爾的打罵、凍餓、趕出家門,不能認定為虐待行為。
3、虐待行為必須是情節惡劣的,才構成犯罪。所渭“情節惡劣”,指虐待動機卑鄙、手段殘酷、持續時間較長、屢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殘者、孕婦、產婦等。對于一般家庭糾紛的打罵或者曾有虐待行為,但情節輕微,后果不嚴重,不構成虐待罪。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簡單、粗暴,有時甚至打罵、體罰,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應當批評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對被害人在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和折磨,不應以虐待罪論處。
三、關于虐待罪的司法解釋是什么?
具有虐待行為且達到情節惡劣。 這里所說的“虐待”,具體是指經常以打罵、凍餓、捆綁、強迫超體力勞動、限制自由、凌辱人格等各種方 法,從肉體、精神上迫害、折磨、摧殘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行為。 虐待行為有別于偶爾打罵或者偶爾的體罰行為的明顯特點是:經常甚至一貫進行的,具有相對連續性。 這里所說的“家庭成員”,是指在同一家庭中共同生活的成員。非家庭成員間的虐待行為,不構成本罪。 根據法律的規定,虐待行為必須是情節惡劣的才能構成犯罪。可以說“情節惡劣”,是本罪的罪與非罪的重 要界限。 情節惡劣,指虐待的動機卑鄙、手段兇殘;虐待年老、年幼、病殘的家庭成員;或者長期虐待、屢教不改的等 等。 “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是指由于被害人經常地受到虐待,身體和精神受到嚴重的損害或者導致死亡, 或者不堪忍受而自殺。
虐童行為在法律上是被定性為虐待罪的,實施虐待的這些人并不是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有可能已經犯法。所以,可能虐待兒童都是在家中或者不為人知的情況下才進行的。由于虐童行為的不斷發生,我們看到這些孩子成長的環境是非常的讓人觸目驚心的,目前相關的法律制度也正在逐步的進行完善。
虐待兒童罪怎樣定罪
虐待兒童的情形有哪些
虐待罪的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案件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28工地受傷到哪里做工傷認定
2021-01-16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下通知
2020-12-14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未離職沒簽合同申請仲裁算曠工嗎
2021-03-25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什么
2020-11-28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