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定監護協議法律效力是什么?
意定監護監督人,是指由法院選任、就監護人對監護事務的執行情況定期向法院報告之人。
意定被監護人應當是年滿十八周歲、智力水平和精神狀況正常的自然人。合同的相對方也就是意定監護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具有監護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作為意定監護人的自然人可以是意定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也可以是與其關系密切的其他人。
《民法總則》第三十三條: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6條第一款規定:“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
擴展資料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可以得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是父母,也就是說父親和母親同時擁有監護權。因此法定監護人可以是多人。
意定監護協議的法律作用就可以是其相關的議定監護人承擔起被監護人的相關監護作用。一般來說,意定監護人可以在其失能之后,對其的相關財產進行處理。但是涉及到相關意定監護人的協議,一般來說最好是到公證處進行公證,才會產生最大法律效力。
委托監護人公證費用是多少
代理監護人證明怎么寫?
受委托監護人責任如何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致人損害的形態可分為哪幾種
2020-11-12賠償委員會的組成及如何做出決定
2020-12-27本村人宅基地拆遷糾紛怎么維權
2021-02-21庭審質證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2020-11-28支票日期填寫規范是什么
2020-12-08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