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訂立人可以自己更改遺囑嗎?
遺囑書立后,可以撤銷和變更,以最后所立的遺囑為準。但變更公證遺囑的,需要再通過公證的方式變更,自行變更的,變更無效。
《繼承法》第二十條 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
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二、遺囑的有效要件
遺囑的有效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遺囑有效的形式要件,是指遺囑的形式附和法律的規定。遺囑的形式若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也就不能有效。這里所說的遺囑有效要件,僅指遺囑有效的實質要件。
1、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2、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定屬于強行性規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能有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照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4、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遺囑既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就只能就遺囑人個人的合法財產作出處置。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應認定無效。
5、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民事行為無效。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國家公民的法律意識也是在不斷的提高,也是會有不少的公民會在生前就訂立遺囑并將自己的財產進行分配,那么在訂立遺囑時一定是要在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當事人按照自身的意愿訂立的,如果遺囑中出現了違法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公德的情況也是屬于無效遺囑。
代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口頭遺囑效力怎么認定?
怎樣立遺囑有法律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逸的6種不認定情況
2021-02-16無固定期合同終止到底怎么賠償
2020-11-20如何確定居間合同的切實履行地
2020-11-19環評評審費誰來承擔
2021-01-14涉外婚姻案例實務分析
2021-02-06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欠錢不還夫妻倆離婚怎么辦
2020-11-25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上了征信黑名單怎么辦
2020-12-30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土地管理法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