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遺產子女怎么分才好
如果有遺囑,即按遺囑分割遺產。如果沒有遺囑,則應當按照我國《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來處理。《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如果有表示放棄繼承權的應該在遺產處理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否則在分割遺產時,即使沒有到場也應該分出其應得的那份。
《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二、遺產分割的方式有哪些
1、實物分割。遺產分割在不違反分割原則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實物分割的方式。適用實物分割的遺產,可以是可分物也可以是不可分物。對可分物,可以作總體的實物分割。如對糧食,可劃分出每個繼承人應繼承的數量。但對不可分物,則不能作總體的分割,只能作個體的分割,如電視機、冰箱等。對不可分物不能作實物分割的,應當采取折價補償的辦法。
2、變價分割。對不宜實物分割的遺產,可以將其變賣,換取價金,再由各繼承人按照自己應得的遺產份額的比例,對價金進行分割,各自取得與應得遺產份額相對應的價金。
3、補償分割。對不宜分割的遺產,如果繼承人中有人愿意取得該遺產,則由該繼承人取得該遺產的。取得遺產所有權的繼承人按照其他繼承人應繼份的比例,分別補償給其他繼承人相應的價金。
4、保留共有的分割。遺產不宜實物分割,繼承人又都愿意取得遺產,或繼承人愿意繼續保持遺產共有狀況的,則可將其作為共同所有的財產,由各繼承人按各自應得的遺產份額,確定該項財產所應享有的權利與應分擔的義務。
很多人認為,要是父母去世的話,遺產自然而然就應該有子女繼承,這樣說也沒有錯,但子女僅僅是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父母的父母、合法配偶也是屬于法定繼承人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在所有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之間均等的分割遺產。當然,特殊情況下也可以不均等繼承。
繼子女可以和親生子女有一樣的遺產繼承權嗎?
婚后公婆去世,公婆遺產是共同財產嗎?
最新房屋遺產繼承稅征收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東變更后還要承擔之前的債務嗎
2021-01-15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機動車拒賠第三責任險可行嗎
2020-12-03土地出讓費怎么記賬
2020-12-15土地轉讓稅費有哪些
2020-11-15農村集體土地轉包轉讓合同中的違法問題有哪些
2020-12-02拆遷補償合同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1-09對于禁養區劃定及拆遷補償,該如何獲取
2021-01-02拆遷時未簽協議先交房合法嗎
2020-11-27車墩鎮農村拆遷安置方案是如何的
2021-02-19省道農村拆遷賠償不給宅基地嗎
2020-12-17私房拆遷了能在再享受公房拆遷補償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