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死亡后遺囑如何公開?
持遺囑的人可依據被繼承人生前遺囑規定的公開日公開,如立遺囑人并未訂立遺囑公開日,則其死亡即可公布。法律沒有規定遺囑必須在什么時間公布,一般是在被繼承人去世后,繼承開始時公布遺囑。如果在繼承開始后,有人隱匿遺囑,損害其他繼承人權利的,可以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二年內提起訴訟。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扶養協議,同時又立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后,如果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抗觸,按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
二、遺囑生效的條件包括哪些?
1、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遺囑既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就只能就遺囑人個人的合法財產作出處置。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應認定無效。
4、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民事行為無效。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綜上所述,很多老人會在生前訂立遺囑,如果老人因病去世,則應該由遺囑執行人按照遺囑規定的日子向各繼承人公開,宣布遺囑內容并調解遺產的分配。遺囑內容的公開只限于法定繼承人,其它人沒有權利要求查看遺囑內容。
申請公證遺囑應提供哪些材料
什么遺囑需要有見證人在場
共同訂立遺囑一方能夠變更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15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3發生車禍后保險理賠的順序怎樣
2021-01-07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