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處理仲裁管轄異議怎么解決
一、有仲裁協議,一方提起訴訟,法院立案后,另一方提出有仲裁協議的管轄權異議,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一般有管轄權的仲裁都是勞動合同的履行地,也有的是企業營業執照的注冊地,法律上規定這兩個地區的仲裁都有權利受理案件。
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17條的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和適應實際需要的原則設立。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市、縣設立;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區、縣設立。直轄市、設區的市也可以設立一個或者若干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因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相互之間是獨立的,沒有隸屬關系,不存在上級仲裁委員會可以變更或者撤銷下級仲裁委員會做出的仲裁裁決的問題。因此,勞動爭議仲裁不實行級別管轄。在出現管轄權爭議時,《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1條第1款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該條明確規定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避免了由上級主管部門指定管轄的情形。由此可見,我國現行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實行的是地域管轄,不實行級別管轄和指定管轄。
三、地域管轄又稱地區管轄,是指以行政區域作為確定勞動仲裁管轄范圍的標準,是同級仲裁委員會之間對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職權劃分。地域管轄又分為三種:一般地域管轄、特殊地域管轄、專屬管轄。
四、根據勞動仲裁法第21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也就是說,單位不可以隨便以單位在某地,而勞動者在另外一個地方工作為名,提出“管轄權異議”要求把案件退還給單位所在地的仲裁部門。當有的勞動者沒簽訂合同的時候,按事實勞動關系發生地為管轄地來申請仲裁。
以上就是對這個問題的詳細介紹,很多不清楚的人在看完之后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能在糾紛中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就是法律賦予每個人的權益,就要依法來行駛權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