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死亡之后唯一能留給親人的就是自己生前所積攢下來的財產,這些財產將會根據法律的規定或者死者的遺囑來分配給繼承人。擁有繼承人的身份也就意味著能夠無條件獲得財產,但是繼承資格容易獲得的同時也容易失去。那么,喪失繼承權的法定情形有哪些呢?
一、喪失繼承權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都喪失繼承權。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繼承人殺害其他繼承人,既包括法定繼承人殺害遺囑繼承人的情形,也包括遺囑繼承人殺害法定繼承人;既包括第一順序人繼承人殺害第二順序繼承人,也包括第二順序繼承人殺害第一順序繼承人。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如果被繼承人以遺囑方式將遺產指定由該繼承人繼承的,可以確認遺囑無效,并按繼承法第八條處理。
(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遺棄被繼承人是指對沒有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被繼承人有扶養義務而拒不履行扶養義務;所謂虐待被繼承人是指在被繼承人生前對其從身體上或精神上進行摧殘或者折磨。
對遺棄被繼承人的,不管情節是否嚴重,都喪失了繼承權,但繼承人如確有悔改表示且被遺棄人在生前表示寬恕的,可以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虐待被繼承人情節是否嚴重,可以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而定。
如果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則喪失繼承權,若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且被虐待人生前表示寬恕的,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所謂偽造遺囑是指以被繼承人的名義制造假遺囑。
所謂篡改遺囑是指改變被繼承人所立的遺囑的內容。
所謂銷毀遺囑是指將被繼承人所立的遺囑毀滅。
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是否嚴重是判斷繼承權是否喪失的標準。
根據司法解釋,如果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并造成生活困難的,應認定其行為情節嚴重。
總而言之,如果繼承人迫切希望盡快獲得遺產而惡意將被繼承人置于危險甚至死亡的境地,那么該繼承人不僅會失去原本已經擁有的繼承權利,還會因為自己對被繼承人的傷害行為而受到制裁。
?父母遺產繼承權的喪失
?怎么辦理放棄遺產繼承權公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11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年齡有限制嗎
2021-03-07國有獨資企業可以不設董事會嗎
2021-02-09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