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是對一個人的綜合評價,而名譽權則是人格權的一種。在實踐中,有些人做了一點不符合他人心意的事,就隨意詆毀、辱罵別人,讓名譽權受損。那么名譽權受損是什么意思?律霸小編在下文解答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名譽權受損是什么意思?
名譽權受損意思是名譽權受到侵犯,當事人可以提起起訴。
二、名譽權受損的懲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公民的名譽權若受到侵害,有權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三、名譽權受損的行為方式有哪些?
1、侮辱行為
所謂侮辱,就是故意以暴力、語言、文字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敗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在具體的實施方式上,侮辱行為又有以下三種:(l)用暴力行為侮辱。如當眾向他人身體上灑潑糞便、當眾剝光他人的衣服、強迫他人當眾從自己胯下鉆過等。(2)用語言侮辱。如在有他人在場的情況下,以口頭語言對他人進行辱罵、嘲笑,使他人當眾蒙受羞辱。(3)用文字進行侮辱。如以張貼大字報、小字報的方式對他人進行侮辱。如被告人張某向女青年楊某求婚不成,心生恨意,于是在楊某與高某結婚的那天,將一寫有挽聯的小花圈裝在紙盒內,托一不知情的小孩送到舉行結婚典禮的地方,并當眾送給新娘,結果新娘當場暈倒。
2、誹謗行為
誹謗行為是指行為人故意或過失散布某種虛假的事實,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由此可知,誹謗行為散布的是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某種真實的事實,雖然該事實的散布有害于他人的名譽,也不構成侵害名譽權行為。如小李在婚前與原來男朋友有過性關系,小李曾把此事告訴其好朋友張某,后來,張某與小李關系問僵了,于是張某多次在各種場合散布小李的這件事,該事傳到小李的丈夫那兒,影響了小李與丈夫的關系。小李于是以張某侵犯其名譽權為由,將張某告上了法庭。在本案中,因張某散布的是真實的事情,所以其行為并不是誹謗行為,并沒有構成對小李名譽權的侵犯。當然,張某侵害的是小李的隱私權。誹謗行為既可以是語言誹謗,也可以是文字誹謗。前面我們所舉的就是以語言誹謗他人的例子。至于文字誹謗,是指以文字的方式散布虛假的事實以損害他人的名譽,如通過寫信的方式散布貶低他人的虛假事實的行為。
3、新聞報道失實
這是指在新聞報道中,報道的情況與事實嚴重不符,并因此損害了相關當事人的名譽的情況,新聞的要求之一就是真實性。如果其所報道的內容與事實不符,則不僅不符合新聞的要求,而且也有可能侵害他人的名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第4款規定:“因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4、文學作品利用素材不當
這是指在創作文學作品時,使用素材不當,損害文學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原型的名譽權。如朱某在寫小說時,故意將其前女友寫人小說,并在其前女友身上強加了許多有損其形象的情節。這就構成了對朱某女友名譽權的侵害。
名譽權受損就是名譽權受到侵害,可以要求他人停止侵害且賠禮道歉,這是在法律中有明確的規定。當然,具體應該賠償多少,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當然,大家還可以去律霸網站咨詢在線專業的律師。
名譽權侵權司法解釋
名譽權的主體及侵犯內容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如何索要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十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民間借貸起訴費誰承擔
2021-02-19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投保人
2021-02-05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漁業公司拆遷補償是否免稅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