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名譽權,有精神損失費賠償?
侵害名譽權,是有精神損失費賠償的,只要能夠列舉出證據即可申請,精神損失費的的含義“精神”這一概念,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涵義。從本質上看,精神是與物質相對應,與意識相一致的哲學范疇,是由社會存在決定人的意識活動及其內容和成果的總稱。哲學上的精神包含兩個層次,一是精神生產,二是社會精神生活。法律上使用的精神概念,并不是使用哲學上精神概念的全部內容,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內容,主要是指精神活動。法律上的精神活動是法律上的財產流轉活動相對應的活動,包括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活動和維護精神利益的活動。自然人的精神活動包括上述兩項內容。法人作為擬制的法律人格,不存在生理或心理上的精神活動,但存在保護和維護其精神利益的活動。
民事主體因其人身權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使其遭受精神痛苦的客觀事實狀態。也就是說,精神損害就是對民事主體精神活動的損害 。對受害人來說,精神損害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精神痛苦,二是精神利益喪失或減損。
精神痛苦產生于兩個來源:一是由于侵害公民的身體而造成的生理損害。當侵權行為侵害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時,給權利主體以生理上的損害,并使其在精神上產生痛苦。二是由于侵害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一般人格權等精神上人格權和身份權而造成的心理損害。這些侵權行為在侵害公民人身權利的同時,也侵害了人的情緒、感情思維、意識等活動,使受害人產生憤怒、恐懼、焦慮、沮喪、悲傷、抑郁、絕望等不良情感,造成精神痛苦。
精神利益喪失或減損,是指民事主體的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受到損害導致這些精神利益喪失或減損。如人格尊嚴損害、配偶身份利益損害和榮譽利益損害等。
二、精神損害賠償
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現出來的社會價值而獲得社會公正評價的權利。人格權的一種。人的名譽是指具有人格尊嚴的名聲,是人格的重要內容,受法律的保護。任何人對公民和法人的名譽不得損害。凡敗壞他人名譽,損害他人形象的行為,都是對名譽權的侵犯,行為人應負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 101 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了,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它為人們自尊、自愛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有權維護自己的名譽免遭不正當的貶低,有權在名譽權受侵害時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名譽權是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它為人們自 尊、自愛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譽權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我們有權利用自己良好的聲譽獲得更多的利益,有權維護自己的名譽免遭不正 當的貶低,有權在名譽權受侵害時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侵犯名譽權一就是對自己的客觀社會評價的一種侵犯,導致他人對自己誤解或者是一種扭曲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之下對當事人的精神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損害,所以對方會要求精神方面的賠償,這是法律當中所支持的,但是具體當中如何進行判決以及費用如何承擔,都是要根據實際來確定。
發生工傷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輕微傷能否索要精神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文件有缺陷會影響受理嗎
2021-01-29商標權質押到期未續押是否有效
2021-02-15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如何轉移婚內財產,轉移婚內財產有效嗎
2020-11-11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2021-02-17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土地轉讓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