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從孩子出生開始,撫養和教育未成年子女就成了父母應該做的事情,如果做父親的不撫養孩子,那么這種行為簡單的來說就是違法的,若造成嚴重后果,那就是遺棄罪,這對于孩子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嚴重后果,可以通過民事起訴對方并要求對方支付一定的撫養費。
一般親生父母是作為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18周歲前,每個孩子都應享受父母的撫養、照顧、關心。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備了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自己也可以獨立自主的生活了,因而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一般就是到子女18周歲成年為止。當然,特殊情況下則在18周歲之后可能還需要父母繼續撫養。
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關系是永恒不變的,就算父母的婚姻關系發生了變化,通常是父母離婚了,也不會對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造成什么影響。同樣,父母對于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也不會因為父母之間的任何某種關系的變化而可以不用撫養。在夫妻雙方離婚時可以協議孩子的撫養問題,但該協議并不表示父母可以放下對子女的撫育義務,也就是說,父母就算是離婚了,也不能擺脫對子女的撫養義務。近日,某市人民法院審結一起撫養費糾紛案件,警醒所有的父母——撫育未成年子女是父母不應且不能推卸的義務。
我國《未成年保護法》第8條就這點作出了相應的規定:不管在任何條件下,只要父母和子女有血緣關系,就應當承擔起并且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作為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必須對子女的一切合法權益加以監督和保護。我國婚姻法上明確規定,父母對子女具有撫養教育的義務。若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某種原因導致離婚,如果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就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者全部費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可以由雙方合法協議;協議不成出現分歧時,可以通過法律由人民法院判決。這樣的話,就必須同意并且依法履行法院的一切判決,并且還不能妨礙子女在需要時向父母的任何一方提出有可能超過協議或判決原本數額的合理要求。當父母不履行義務時,未成年子女有權利向父母追索一定的撫養金額。若在迫索撫養費的過程中發生糾紛,可通過有關部門進行相對應的調解。對于父母和監護人拒絕撫養子女,情節惡劣者且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合上文的內容來看,在父母應當對未成年子女履行撫養義務的時候,在非特殊期情況下,要是有不撫養孩子的行為,那么就是犯法的。而不撫養孩子的行為達到了一定嚴重情節,甚至還有可能被認定構成刑事犯罪,一般構成的就是遺棄罪。
婚姻法關于孩子的撫養權的規定是什么
新婚姻法讓子女撫養費規定是什么?
法律規定離婚撫養權怎么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和出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有哪些
2021-01-26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企業融資方式怎么規定
2020-12-19被定義為非法集資的p2p具備哪些特征
2021-02-09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