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婺城區律師 ? 清城區律師 ? 安丘市律師 ? 西塞山區律師 ? 六合區律師 ? 渝水區律師 ? 義縣律師 ??
當前網絡社交媒體越來越普及,許多人喜歡在朋友圈內發表自己的言論以獲得他人的關注,朋友圈雖然屬于個人應用的一種社交工具,但因其有著向多人公開表達傳播信息的特點,有時在朋友圈發表個人言論也要受到法律的制約,如果遇到利用微信誹謗怎么辦?下面跟隨律霸小編去一探究竟吧。
一、微信記錄可以作為執法證據使用
在微信朋友圈里發照片、曬心情,已成為一種時髦。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手機短信、微信記錄、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都可以視為案件中的證據
遇到這種情況受害人可以及時報警處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維權。造謠屬于違法行為,應當依法追究責任。
二、講哪些話會涉嫌犯罪,法律有具體規定
今天的互聯網和自媒體高度發達,不滿言論時常出現,因言獲罪者也屢見不鮮,到底講哪些話會涉嫌犯罪?法律為此提供了一個客觀明確的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三、朋友圈不是“小圈子”,發言論需謹記法律底線
在有些人看來,微信朋友圈不過是相互了解和熟悉者的“小圈子”,針對一些事情和遭遇,發發牢騷罵罵娘,是不用擔心“發酵輿情”乃至“引火燒身”的。而事實卻未必如此,有道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是江湖”,圈外有圈、環環相連,只要你發了過激或過火的東西,可謂分分鐘就能演變成“公共事件”。作為一種時興的社交載體,微信朋友圈盡管可以無事不議、無話不談,但也必須謹記一條遵紀守法的無形底線。不能無中生有、胡說八道,不可信口雌黃、惡意中傷,在生活中能夠想到和遵循的,到了網絡上同樣也別肆無忌憚地亂開“無軌電車”,更莫說是將其當作一個指名道姓、公然辱罵他人的泄憤之地了。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言人發表談話說,所有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服務的網站,都應對其傳播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這是中國互聯網發展和治理的根本原則。由此而論,微信朋友圈的傳播內容,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更不能“無法無天”。
根據上面文章的內容可知,以微信為例的網絡社交媒體雖然屬于應用軟件的個人社交工具,但因其向社會公開的特點,在發表個人言論時同樣受到法律的制約。在微信朋友圈惡意誹謗他人屬于違法行為。如果遇到利用微信誹謗怎么辦?我們可以尋求法律的幫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網絡誹謗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全文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帳戶的儲存額可用于支付哪些項目?
2021-03-16公司破產欠了一千萬怎么辦
2021-01-15如何反家暴
2021-02-09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貨車司機沒有資格證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