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名譽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這也是不允許他人隨意侵犯的。若有人侵犯了他人名譽權的話,則此時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不過在此之前,也要先具體認定侵犯名譽權的行為。那此時到底應該如何認定侵犯名譽權的行為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
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比如,說某人“是個小偷”等。
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誹謗的方式有口頭和文字等兩種方式,其內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損于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如誣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等。其特征可以稱之為無中生有。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比如醫院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侵權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他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即屬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某人的名譽僅僅指公眾對其的社會評價,而不是該人對其內在價值的自我評價。因此,行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需要注意的是,作為認定毀損名譽的依據,侵權人僅僅只針對被侵權人,而未傳播給第三人,并不構成法律上的公開,行為只有公開進行,向第三人散布,才能表明侵權人的行為已經產生了社會影響,被侵權人的名譽受到損害。
實踐中,要想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則首先要認定具體的侵犯名譽權的行為,認定之后才能依照法律的規定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呢。要是侵權行為嚴重的話,則可能會構成刑事犯罪,那此時需要承擔的責任就嚴重多了。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侵害名譽權的處罰法律怎么規定的,有哪些方式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存貨質押貸款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2物業服務合同無效時有哪些后果
2020-11-19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