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憲法賦予了公民各類權利,任何單位、組織或者是個人不得侵犯。但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民事主體利用qq、微信等,在虛擬平臺上進行誹謗,損毀他人的名譽的情形,此時,名譽受到侵害的主體,可以受到qq誹謗為由向當地的人民法院提出救濟請求。
一、用QQ誹謗違反了民法
《民法通則》第101條 名譽權
第一百零一條【名譽權】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二、用QQ誹謗違反了刑法
網絡誹謗罪是指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并且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在互聯網背景下,網絡誹謗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網絡誹謗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網絡誹謗嚴重擾亂了正常網絡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大網民的思維習慣。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檢察院明確網絡誹謗入罪標準,即謠言被轉發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誹謗仍提供幫助以共同犯罪論處。
司法解釋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一是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二是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與此同時,司法解釋還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行為的入罪標準,即“情節嚴重”的認定問題。今日公布的司法解釋明確,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是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是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是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故而對于已經實施了誹謗行為的民事主體,是需要承擔一定的民事以及刑事責任的。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在qq、微信等虛擬平臺對他人進行攻擊的情形都會構成誹謗,只有滿足刑法的規定的情形,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和誹謗他人如何處理?
網絡誹謗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全文
誹謗罪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2021-03-14商標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要多少錢
2020-12-24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如何對有限合伙財產進行質押
2020-12-26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土地承包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10土地轉讓未辦理相應手續是否有效
2021-02-12拆遷補償協議書戶員沒簽字有什么后果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