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中壞人有名譽權?
1、壞人也是有名譽權的,而且,壞人其實也只是人們在道德觀念上對有些人的一種評判,在法律上對此并沒有任何明確的界定,很多被法院依法判刑的這些罪犯也并不能說絕對的就是壞人,壞人也是民事主體之一,所有的民事主體的名譽權都受到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 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2、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了,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有權維護自己的名譽免遭不正當的貶低,有權在名譽權受侵害時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二、名譽權有哪些分類?
1、公民名譽權
名譽權可分為公民的名譽權和法人的名譽權,公民的名譽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真人真事進行報道、評論、傳播時都不得與事實不符,而影響公民原有的社會評價。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誹謗的方法,損害他人的名譽。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陷害他人 敗壞他人名譽。
2、法人名譽權
法人的名譽權內容與公民的名譽權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內容有所狹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法人進行報道怦論時,必須真實,與事實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散布與法人真實狀況不符的消息,敗壞其名譽。
三、常見侵犯名譽權有哪些形式?
(一)誹謗
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在文學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實姓名,或者未寫明原告的真實姓名和地址,但對人物特征的描寫有明顯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說內容存在侮辱、誹謗情節,致其名譽受到損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
(二)侮辱
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把自然簡單的分成好人、壞人,這其實是一種太過感性的看法,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性格缺陷,也許這些性格缺陷在他人的眼中就會被看為壞人,所以,不能抱著這種感性的想法去看待對方所享有的民事權利。我們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的名譽,也應該知道尊重是相互的。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侵害名譽權糾紛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4拆遷補償方案就是最終的補償了嗎不能再提高了嗎
2020-11-17政府有拆遷調解部門嗎
2021-01-13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方式
2021-02-04農村房屋拆遷糾紛中的繼承問題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