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去世了還有名譽權嗎?
逝者的名譽權也是收到法律保護的。《民法通則》101條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應包括保護死者名譽權,這點已為我國司法實踐所證實。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1993年8月7日)已明確,死者名譽受到損害的,其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又將以往僅就死者名譽權的延伸保護擴大到死者的其他人格要素,包括姓名、肖像、榮譽、隱私以及死者的遺體、遺骨等方面。由此可見,對死者的名譽權乃至姓名、肖像、榮譽、隱私等人格、身份權的保護,是有充分法律依據的。
二、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公民的名譽權若受到侵害,有權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刑法》規定:【侮辱、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明確,死者名譽受到損害的,其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編造謠言甚至肆意傳播謠言的媒體及個人,其行為不僅對死者的名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而且給死者家屬的精神造成傷害,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雖然喬任梁去世了,無法發聲維護自己名譽權,但是其家屬依然可以要求一切媒體、微博停止造謠及謠言的傳播,否則將對其追究法律責任。
有關名譽權被侵犯的情況下,如果當事人已經死亡的,肯定可以由親屬進行訴訟解決,一般情況下,親屬應當提供侵犯名譽權的相關證據,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合法的處理,具體情況應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合法的辦理。
侵害名譽權的處罰法律怎么規定的,有哪些方式
侵犯名譽權起訴狀格式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草案是否擴大遺囑扶養協議范圍
2021-01-08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2020-11-19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