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聞報道構成侵害名譽權的條件包括哪些?
1、新聞報道所指向的主體是特定的。必須是定向特指具體的法人,才有可能對法人名譽權構成侵害。如果報道所指的對象是整個社會或整個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則對法人名譽權無法構成侵害。
2、新聞報道的內容扭曲事實或違背法律禁止報道的情形。
具體包括:報道中所引用的主要事件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由于新聞從業人員受專業知識或自身素質所局限,雖然引用的事實與實際情況一致,但卻作出了錯誤的結論;報道的內容基本屬實,但在措辭和文句中含有侮辱、誹謗、貶損法人人格的內容,并造成了不良后果;揭露企業隱私、暴露法人的商業機密、技術秘密等。
3、報刊社和作者的主觀上存在過錯。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
對于新聞報道,由于作者的文學素養、生活閱歷、自身素質等各方面不盡相同,對于事物的主觀看法也可能與他人存在差異,因此,作者只有主觀上故意或者在主要事實上存在嚴重失實的情形,才能認定為侵權。
二、名譽權都有哪些分類?
1、公民名譽權
名譽權可分為公民的名譽權和法人的名譽權,公民的名譽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任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真人真事進行報道、評論、傳播時都不得與事實不符,而影響公民原有的社會評價。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誹謗的方法,損害他人的名譽。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陷害他人 敗壞他人名譽。
2、法人名譽權
法人的名譽權內容與公民的名譽權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內容有所狹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法人進行報道評論時,必須真實,與事實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散布與法人真實狀況不符的消息,敗壞其名譽。
綜上所述,新聞媒體是大眾傳播工具,新聞工作者要樹立責任心,對于報道的內容確保真實客觀。如果內容對他人或者企業的形象造成扭曲侮辱,并且是其故意為之,則可以認定侵犯名譽權。作為被害人,可以向新聞機構提出賠償要求。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賬支票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9個體戶與個人獨資企業的差異
2021-03-15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