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孩子經常探望好不好?
肯定是好的。一方面。探望孩子也是積極地履行撫養義務,更好的了解孩子的生活、因為有時候孩子也很思念父母,經常探望孩子也更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長,給他們一個完整的童年,另一方面,經常探望才知道對方是否有不利孩子成長的行為、及時反饋一些信息。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八條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同時,根據《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意見》第16條規定,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權,有下列條件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5.根據以上規定,只要具有上述任意一個條件,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請變更撫養權。
中止探望的法定事由,《婚姻法》概括地規定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根據司法實踐,其情形主要有:
患有嚴重精神疾病處于發作期或傳染病可能傳染的;
對未成年子女有虐待、毆打、遺棄等違法或犯罪行為的;
教唆未成年子女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多次違反探望方式、探望時間等約定或規定,經教育仍不改正,情節嚴重的;
具有其他不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離婚后對方拒不讓探視孩子怎么辦
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含義問題,解釋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并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屬于該條規定的裁定。
目前,我國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比例還是相當高的,如果是因為成年人的原因造成孩子不得不生活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中,多多少少還是不利于成長的,因此多去看望孩子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孩子對自己的感情也不會越來越淡,另外對方是不可以以任何理由阻擾另一方探望孩子的。
復婚沒有離婚證是否可行
離婚前財產轉給孩子,算是財產轉移嗎?
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離婚后夫妻財產如何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的法律認定條件
2021-01-28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0-12-09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回購房
2020-11-12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非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18無證房拆遷的評估依據
2020-12-18企業拆遷獲得的補償款需要繳稅嗎
2021-03-21公益性企業遭遇拆遷怎么辦
2021-03-22律師解答-拆遷戶們的權益維護
2021-03-072020年房屋拆遷住改非究竟怎么賠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