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時填寫的個人信息,在不久后就接到鋪天蓋地的裝修電話,嚴重的打擾了個人和家庭生活,那么因為買房造成個人信息被泄露時該怎么辦?小編就將關于這方面的一些信息整理如下,希望能夠幫到有這方面困擾的人。
一、買房時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可以要求對方采取手段消除影響并賠償損失,無法協商的可以訴訟。
人民網的一項調查顯示,90%的網友曾遭遇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情況。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渠道很多,買房、買車,住院,購買保險,辦理會員卡、銀行卡,安裝電話、寬帶、有線電視、水表、煤氣等,每個環節都有出現信息泄露的可能。個人信息被登記后,商家不當泄露或非法交易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事件時有發生。由于提供個人信息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個人信息收集和買賣甚至發展成了一門產業。個人信息的泄露不僅會打擾人們生活的安寧,甚至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200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刑法修正案(七)》,首次規定了侵犯公民信息罪。侵犯公民信息罪包括兩個罪名:一是“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二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刑法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個人基礎信息在一定范圍內屬于個人秘密,是《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公民所應享有的基本權利,不容許非法獲取,不允許以公民個人信息進行非法營利,或私自利用公民個人信息進行交易。如果行為人明知不能公開、泄露或用作其他用途,卻仍出售或非法公開、泄露、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有可能構成犯罪,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事實上,新消法第二十九條明確提出,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
有了新消法撐腰,消費者再遇到個人信息泄露應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切勿因為怕麻煩而讓信息泄露者逃脫法律的懲罰。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抱怨和吐槽,更需要較真。只有更多的人運用法律手段打擊無良商家,才能形成震懾。
在面臨因為買房而造成信息泄露讓人苦不堪言,希望小編的整理能夠有所幫助,歡迎各位瀏覽,謝謝。
個人信息泄露的后果是什么?
個人信息泄露該怎么維權
個人信息泄露舉報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期間可以要賠償嗎
2021-01-04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行政處罰共同作案怎樣處罰
2020-12-14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賣動遷房也要交土地出讓費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