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2條)
2、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致人損害的,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4條)
3、提供個人勞務一方因勞務致人損害的,接受勞務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5條)
4、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的不真正連帶責任,為無過錯責任銷售者具有過錯的,承擔最終責任;銷售者無過錯的,生產者承擔最終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1-43條)
5、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8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
6、因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污染者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5-68條)
7、高度危險責任中,從事高度危險作業者,高度危險物品的經營者、占有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9-77條)
8、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但動物園承擔過錯推定責任)(《侵權責任法》第78-80條;第82-84條)。
二、無過錯責任原則有哪些規定
《民法通則》第106條第3款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依據上述規定以及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相關條款之規定,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損害的發生既不是加害人的故意也不是受害人的故意和第三人的故意造成的,但法律規定由加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特殊歸責原則;它是一種基于法定特殊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其目的在于保護受害人合法權益,有效彌補受害人因特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
它與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共同構成現代司法制度中侵權民事責任的三大歸責原則。
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時候,不考慮行為人是否存在過錯都推定其有過錯,那么就需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而在適用該原則的時候,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適用,也就是說不能隨意擴大或者縮小其適用范圍。不過也要注意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時候,也存在免責的情況,但此時免責的條件由法律規定。
什么是無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有什么不同
無過錯責任免責事由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合同用公章還是合同章
2020-12-17醫療糾紛和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04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予立案,可以就此事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2-19傷殘鑒定是如何的
2021-02-15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