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的類型特征是什么?
好意施惠關系是當事人之間無意設定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由當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風尚的實施而使另一方受恩惠的法律關系。好意施惠是一種在生活中極為常見的做好事行為,如好意搭乘、見義勇為等。
好意施惠不同于《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的無因管理,因為無因管理行為實施時,被管理人不知道管理人在對自己的事務進行管理,被管理人也沒有向管理人發出希望管理人實施事務管理的意思表示。好意施惠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的義務幫工有點相似,但義務幫工是法律行為,而好意實惠是事實行為。
所以,好意施惠關系是一種普通社會關系,是一種情誼行為,而非法律行為。其特性是,施惠人基于情誼或為增進感情而無償施惠于受惠人(并無法律拘束力),受惠人對施惠人無履行請求權,受惠人受益非不當得利。好意施惠關系也不是合同關系,對雙方無法律上的拘束力,當事人之間也不產生債的關系。
二、好意施惠者的侵權責任承擔
1、施惠者在故意或重大過失下承擔全部或部分責任。
施惠者在主觀故意的情形下應承擔全部責任,在重大過失下根據過失程度及案件實際情況決定責任承擔的大小。
2、施惠者為一般過失或雙方均無過錯時,由受惠者自負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風險無處不在,人們認識到風險,也自愿承擔這些風險。當個人單獨從事危險活動時,由自己承擔風險沒有任何異議。但是,如果與他人共同從事危險運動時,風險由誰承擔?如果受惠者的風險責任由施惠者承擔,那么,施惠者的風險應該由誰承擔?車主要承擔包括乘車風險在內的諸多風險,但是,作為好意同乘者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就享受了像車主那樣的便利與快捷,而且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與責任,對兩者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法律是調整不同群體利益沖突的技術和方法,法律的公平與公正是相對的;當利益沖突無法協調時,法律的價值傾向是保護多數人利益、犧牲少數人利益,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犧牲個人利益。做好事還要承擔責任,與人們的是非觀念和評價標準相違背。
3、好意施惠者不能因先前的“好意”減輕責任。
侵權人是否因是好意施惠人而減輕責任?有觀點認為,依社會公平觀念,施惠人無償施惠而有侵權行為時,類似于無償契約,故其責任應相對減輕;也有觀點認為,對人的生命健康權的注意義務,不能因好意施惠而為減輕,僅將其限定于故意和重大過錯。第一種意見顯然混淆了好意施惠行為與后續的侵權行為。好意施惠行為中施惠人的“好意”僅限于施惠行為時的主觀狀態,正因為施惠人僅僅是出于“好意”這一主觀情誼要素,使該行為因欠缺法律行為意思表示要素而得到特殊介定,此時,施惠行為本身不受法律調整。當“好意”通過施惠行為得到實現后,我們不能再以“好意”來重復評價其后造成的侵權行為。侵權責任要考慮的是侵權者在實施侵權行為時的主觀過錯對侵害結果的影響,而行為人的“好意”與行為人的“善意,注意義務”是兩個不同的主觀范疇,談到行為性質時,考慮的是“好意” ,談到侵權責任時考慮的是“善意,注意義務”,因此,好意施惠人的侵權責任不能因先前行為的“好意”而減輕。
有關好意施惠的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因好意施惠行為,導致其它人受到傷害的,還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追究相關法律責任,但司法機關應當對相關情況進行認定,如果實然屬于好意施惠行為,那么一般是可以免予處罰的。
好意施惠丟失財務是否承擔責任?
好意施惠致傷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交通事故中好意施惠方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傳播隱私信息如何處理
2021-03-11企業之間能否直接借款
2020-12-05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網上處理違章一般多長時間
2021-01-31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可作為遺產繼承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13買賣二手房違約法院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16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