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掛戶”不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嗎?
如果只是將戶口遷入到集體經濟組織中,但并未在該村實際居住、生產、生活,同時亦未與其他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形成較為固定并具有延續性的聯系的,不具有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二、農村集體經濟成員的認定規則有哪些
目前,我國法律尚未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概念以及其資格的認定問題給出具體解釋,造成相關法規條文不具體和不可執行。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認定,受當地鄉規民約、傳統觀念和歷史習慣等因素影響較大,在某些特殊人群身份認定上有較大差異,由此引發的問題不利于確權登記工作的順利推進。
在實踐中,各地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進行界定:一是出臺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二是 制定地方指導性意見,三是按照村規民約進行民主決策。
下面 就簡單梳理下,農村集體經濟成員的認定規則,各地稍有區別。
1、農村集體經濟成員認定原則:
堅持遵守法律和政策的原則;堅持尊重群眾意愿、民主決策的原則;堅持遵循歷史、承認現實的原則。
2、農村集體經濟成員認定單位:
堅持遵循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以行政村為單位。
3、毫無意義具備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的:
一輪土地承包時,已經取得本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及其衍生的農業人口,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4、按照政策進行異地搬遷人員,強泥石流易發區、生存條件惡劣及其他政策性移民,按以下情況享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一)原村已撤制,整村或幾個村合并異地搬遷,且資源性資產帶入接收村或新建村,搬遷人員按戶籍所在地確認其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勞動工齡與現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步登記,分段計算。 (二)原村已撤制,分散搬遷,但資源性資產未帶走,搬遷人員按戶籍所在地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勞動工齡與現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步登記,但搬遷前勞動工齡,由現集體經濟組織核實登記后出具證明,本人持證明回其資源性資產歸屬地的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核實確認。
(三)原村未撤制,分散搬遷,搬遷人員按戶籍所在地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勞動工齡與現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步登記,但搬遷前勞動工齡,由現集體經濟組織核實登記后出具證明,本人持證明回其所屬原集體經濟組織核實確認。
5、除第四條規定以外的搬遷人員,已將承包土地交回戶口遷出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按現戶口所在地集體經濟組織的規定履行了相應的義務,取得現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未將承包土地交回戶口遷出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按原集體經濟組織的規定履行了相應的義務,取得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6、農業戶口轉為小城鎮戶口的人員,可視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但與農業戶籍人員要有所區別,給予半個戶籍股,勞動工齡計算到改革基準日。
7、因土地征占轉居轉工人員中將勞動力安置費交給本集體經濟組織并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就業的留職人員家庭人口,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8、因子女頂替由非農業戶口轉為農業戶口的人員,不享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9、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中在部隊服役的義務兵和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士官,仍享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10、在校學生,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的,仍享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11、因婚姻關系外省市人員與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結婚的,限于戶籍政策原因,戶口暫時不能遷入的,以其結婚證為依據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12、外嫁女戶口仍在本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享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離婚以后戶口仍在本村集體經濟組織,且繼續生產生活在本村的農業人口,享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
13、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中的服刑人員、勞教人員,享有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服刑期不計算勞動工齡。
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征地拆遷,空掛戶無房戶有補償嗎?
空掛戶能享受戶口所在地的拆遷安置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轉包的法律后果如何
2020-12-29征地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02哪些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
2021-02-13可撤銷婚姻請求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2021-02-19一般個體戶要預審多久
2021-03-01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2-08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