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地球,對環境的依賴和對環境的保護同樣具有責任,我國也一直在治理這類環境污染。我國對個人或單位對大自然的各類污染環境行為予以刑訴法律的相應的追究,主要的依據就是我國的刑訴法規定的內容進行相應的辦理,主要包括擅自排放廢水、購買進口固體廢物的。下面小編就刑訴法環境污染都包含哪些污染,這類法律問題為大家進行解答。
環境刑事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揭露和證實環境犯罪,追究環境犯罪者刑事責任的活動。
一、污染環境
(一)污染型環境刑事訴訟
污染型環境刑事訴訟是指因環境污染行為而引發的環境刑事訴訟。它在環境刑事訴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環境刑事訴訟。提起污染型環境刑事訴訟的原因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種類:
(1)環境污染行為引發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2)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
(3)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用作原料;
(4)走私廢物,包括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
污染型環境刑事訴訟的特征是無論其原因行為為何,都具有污染環境的事實或者有污染環境的危險,都是以污染環境這一事實作為提起環境刑事訴訟的基礎行為。
(二)破壞型環境刑事訴訟
破壞型環境刑事訴訟是指因資源破壞行為而引發的環境刑事訴訟。破壞型環境刑事訴訟的原因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種類:
(1)非法捕撈水產品;
(2)非法狩獵;
(3)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4)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
(5)非法占用農用地;
(6)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
(7)非法采伐、毀壞珍貴樹木,盜伐、濫伐林木;
(8)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林木;
(9)非法采伐、毀壞珍稀植物;
(10)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珍稀植物、珍貴樹木制品、珍稀植物制品。
破壞型環境刑事訴訟的一個鮮明特質是無論其原因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表現,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不是直接對環境資源進行了破壞,就是對這種破壞行為提供了某種形式的“幫助”或促進,形成對環境資源的間接破壞。
(三)職務型環境刑事訴訟
職務型環境刑事訴訟是指因職務原因而引發的環境刑事訴訟,這主要是對負有環境監管職責的環境行政機關的職員因環境監管不嚴、玩忽職守,導致重大環境事故發生而設置的環境刑事訴訟。近年來,我國有不少因為環境監管失職而被提起刑事訴訟的案例。
刑訴法環境污染都包含哪些污染,包含了對環境的各類污染。如不按規定排放廢水、不按規定處理垃圾等等對環境的破壞行為,我國的刑訴法都會予以追究。還將對職務上對環境破壞的個人,予以相應的刑訴追究。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刑訴法押回再審的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環境污染如何舉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劃撥用地和征收土地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企業征地流程有哪些
2021-03-20最新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01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誰大
2021-01-21農村個人私自售賣煙花爆竹怎么處罰
2020-11-26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